问:“‘思无邪’一言,如何便盖得三百篇之义?”
先生曰:“岂特三百篇?六经只此一言便可该贯。以至穷古今天下圣贤的话,‘思无邪’一言也可该贯。此外更有何说?此是一了百当的功夫。”
【诗句】
问:“‘思无邪’一言,如何便盖得三百篇之义?”
【译文】
问道:“‘思无邪’这一句话,怎样就能概括《诗经》三百篇的义理呢?”
【注释】
- “思”:思考,意念。
- “无邪”:没有恶意。
- “三百篇”:指《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
- “盖”:涵盖,包罗。
- “六经”: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
- “贯通”:全面理解,深入掌握。
- “穷”:探求,穷尽。
- “古今天下圣贤”:古代和当代的圣人、贤人。
- “一了百当的功夫”:一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或手段。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思无邪”这一儒家核心思想的理解与探讨。提问者认为《诗经》的“思无邪”可以涵盖所有经典的义理,而王阳明先生则认为不仅仅是《诗经》,而是整个儒家经典,甚至古今圣贤的言论都可以用这一思想来概括和指导。王阳明先生的这种观点强调了“思无邪”思想的普遍性和深刻性,认为它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同时,这也体现了王阳明哲学中的“心即理”思想,认为一切道理都源于内心,通过内心的修炼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