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慈湖不为无见,又着在无声无臭上见了。”
杨慈湖并不是没有见解,只是他的见解停留在了“无声无臭”的层面。
杨慈湖(1253年—1327年),字厚卿,浙江慈溪人。元代儒学大师,元初著名儒学家,世称杨慈湖,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他的学说以静为主,以静为体,以动为用,以静制动,主张“动静相生”,认为宇宙万物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杨慈湖的著作有《慈湖遗书》四卷和《慈湖诗》六首。
译文:杨慈湖并不是没有见解,只是他的见解停留在了“无声无臭”的层面。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杨慈湖对于真理的探索和对学问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学问不仅仅是表面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思考和理解。只有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真理。因此,他认为“无声无臭”的境界是最高的境界,只有达到了这个境界,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