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尚谦、邹谦之、马子莘、王汝止侍坐,因叹先生自征宁藩已来,天下谤议益众,请各言其故。有言先生功业势位日隆,天下忌之者日众;有言先生之学日明,故为宋儒争是非者亦日博;有言先生自南都以后,同志信从者日众,而四方排阻者日益力。

先生曰:“诸君之言,信皆有之。但吾一段自知处,诸君俱未道及耳。”

诸友请问。

先生曰:“我在南都以前,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

尚谦出曰:“信得此过,方是圣人的真血脉。”

【诗句】

薛尚谦、邹谦之、马子莘、王汝止侍坐,因叹先生自征宁藩已来,天下谤议益众,请各言其故。有言先生功业势位日隆,天下忌之者日众;有言先生之学日明,故为宋儒争是非者亦日博;有言先生自南都以后,同志信从者日众,而四方排阻者日益力。

【译文】
薛尚谦、邹谦之、马子莘、王汝止在一起坐着时,感叹先生自从征讨宁王叛乱后,天下人的议论和指责越来越多,于是他们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先生的功绩和地位一天天地提升,因此天下嫉妒他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认为先生的学问越来越精深,因此为宋代理学家争论是非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还有人认为自从南都(南京)之后,跟随先生的人越来越多,但那些反对和排斥先生的人却越来越努力。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王阳明与门人的对话,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王阳明对外界批评的态度和看法。王阳明认为他的学说和行为并未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反而遭到了很多反对和攻击。他认为这是由于人们对真理的不同理解导致的分歧。他坚信自己的良知是真实的,只要坚持实践,就能够消除所有的误解。

王阳明的这种自信和坚持的态度,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思想家的坚定性和勇气。他并不因为外界的反对和攻击就改变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一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