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只是人不见耳。夜气清明时,无视无听,无思无作,淡然平怀,就是羲皇世界。平旦时,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日中以前,礼仪交会,气象秩然,就是三代世界。日中以后,神气渐昏,往来杂扰,就是春秋战国世界。渐渐昏夜,万物寝息,景象寂廖,就是人消物尽世界。学者信得良知过,不为气所乱,便常做个羲皇已上人。”

诗句释义:

  1. 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只是人不见耳。
  • 解释: 在人的一天之内,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一切都经历了一次循环。
    注释: “一日” - 指人的一天;”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 - 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包括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瞬间和时刻。
  1. 夜气清明时,无视无听,无思无作,淡然平怀,就是羲皇世界。
  • 解释: 当夜晚来临,空气清新宁静时,可以抛开杂念,心无旁骛地感受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注释: “夜气” - 夜间的空气;”无视无听” - 指不关注外界的声音;”无思无作” - 表示放下所有杂念和努力;”淡然平怀” - 形容心情平静如水,没有波澜。
  1. 平旦时,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
  • 解释: 清晨时分,空气清新,人心也变得明朗和谐,这就像是传说中的尧帝或舜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环境。
    注释: “平旦” - 清晨;”神清气朗” - 形容精神焕发,气息清新;”雍雍穆穆” - 形容和谐美好;”就是尧舜世界” - 比喻这是理想的治理状态。
  1. 日中以前,礼仪交会,气象秩然,就是三代世界。
  • 解释: 太阳尚未升起之前,人们开始忙碌准备,社会秩序井然有序,这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时期。
    注释: “日中以前” - 指太阳升起前的时间;”礼仪交会” - 描述人们在准备迎接重要场合或仪式的场景;”气象秩然” - 形容社会秩序井然有序;”就是三代世界” - 指古时候的夏、商、周三代。
  1. 日中以后,神气渐昏,往来杂扰,就是春秋战国世界。
  • 解释: 当太阳升至正中时,人的心思开始变得复杂,外界的事务也开始变得更加纷乱。
    注释: “日中以后” - 指太阳升至正中之后的时间;”神气渐昏” - 形容心思不再清晰;”往来杂扰” - 描述外部世界的纷扰和混乱;”就是春秋战国世界” - 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1. 渐渐昏夜,万物寝息,景象寂寥,就是人消物尽世界。
  • 解释: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晚逐渐降临,一切都安静下来,只剩下寂静和空虚。
    注释: “渐渐昏夜” - 形容夜晚逐渐变深;”万物寝息” - 描述万物都已经休息;”景象寂寥” - 形容景色冷清,缺乏生气;”就是人消物尽世界” - 比喻一切归于虚无,世界变得空荡荡。
  1. 学者信得良知过,不为气所乱,便常做个羲皇已上人。
  • 解释: 如果学者能够坚守内心的良知,不被外在的环境所干扰,他们就能像古代的圣人一样超越世俗,达到更高的境界。
    注释: “学者” - 学习的人;”信得” - 相信并遵守;”良知” - 内心的道德准则;”过” - 超出;”不为气所乱” - 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迷惑;”便常做个羲皇已上人” - 意思是他们常常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天中不同时段的自然和社会景象的描述,展现了从黎明到黄昏再到夜晚的变化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的心态变化。诗中通过对比古代圣贤的理想世界与现实社会中的混乱现象,强调了个人修养与内心平静的重要性。最后,诗人希望学者能够通过自我修炼,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从而达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和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