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曰:“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症,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诗句解释】
- 诸公:这里指的是在场的各位门徒。
- 务要:务必,一定。
- 立个必为圣人之心:立志成为圣人。
- 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表示做事要全力以赴,不留余地。
- 听吾说话,句句得力:指听先生的话,每一句话都能受益。
- 茫茫荡荡度日:形容生活没有目标、没有追求。
- 譬如一块死肉:比喻一个人毫无生气、缺乏活力。
- 打也不知得痛症:不知道疼痛,形容麻木不仁。
- 恐终不济事:担心事情无法成功。
- 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回到家里只是重复过去的手法,不再创新。
- 岂不惜哉?:怎么不可惜呢?
【译文】
先生对在座的各位说:“你们在这里,一定要立志成为圣人。要时刻保持这种精神,就像一根棍子留下痕迹,一个巴掌拍出鲜血一样。这样才能认真听我讲话,并且每句话都能得到启发。如果只是浑浑噩噩过日子,就像一块没有生气的尸体,即使打了也不知道痛楚,恐怕最终不会有成效,最后只会回到原来的样子,岂不是很可惜?”
【赏析】
这首诗是王阳明(王守仁)在《传习录》中的一段话,强调了立志成为圣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力,关键是要有决心和毅力去实现这个目标。他鼓励门徒们要时刻保持这种精神状态,不断地努力,不断前进。同时,他也提醒门徒们,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可能会失去自我,变得麻木不仁,最终一事无成。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采用了直白的表达方式,语言简洁明了,容易理解。但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即人应该有一种向上的力量,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励着人们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
这首诗是王阳明关于人生和修行的深刻思考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