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谓之同体?”

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机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

请问。

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

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曰:“人又什么教做心?”

对曰:“只是一个灵明。”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诗句:

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谓之同体?”    
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机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    
请问。    
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    
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曰:“人又什么教做心?”    
对曰:“只是一个灵明。”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译文:
问:“人的心与外物同为一体,像我们的身体本来就是气血流通的。既然如此,为何说人与外物不同体呢?比如禽、兽、草木、树木等就更远了!那么,什么是心?”
先生回答:“你只在感应的瞬间去看。难道只有禽兽草木,连天地也与我心中相连的,鬼神也与我心相通吗?”
请问。
先生回答:“你看这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之心?”
弟子回答说:“我曾听人说过,人是天地之心。”
先生又问:“那你又怎样解释‘心’?”
弟子答:“它只是一颗灵明了。”
先生说:“可以知道在宇宙间,只有这颗灵明。如果人的形体隔断了它,那么我的心就如同天地和鬼神的主宰。如果没有我的灵明,谁能够仰观星空,俯瞰大地?如果没有我的灵明,谁能够辨别吉凶祸福?天地、鬼神、万物,如果离开了我的心,就没有天地、鬼神、万物存在了。如果我的灵明离开了天地、鬼神、万物,也就没有我的灵明了。这样,我与天地、鬼神、万物就是一气相通,怎么可能被他人所隔开呢?”

赏析:
本段对话展现了王阳明心学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心即是理,即“良知”;万物一体,即“万物皆备于我”,心与万物都是同一个道理,因此不应有所分别;心即理,即心即是天地万物之理。王阳明认为,心不仅是人的精神意识,更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通过问答形式来阐述这些思想,体现了王阳明哲学的独特风格和深邃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