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子所以立多凶多惧之世,乾乾德业,不少懈于趋时也。
义精,则有以处凶惧而无不正矣。趋时者,与时行而不息,宵昼瞬息,皆有研几徙义之功也。
“动静不失其时”,义之极也。
动静,以事言,谓行止进退也。不失其时者,顺天下之大经,合于时之中,研几速而徙义精,一于正也。
义极则光明著见,
晓然可以对于天下后世而无不白之隐。
唯其时,物前定而不疚。
物,事也。前定者,义精而诚立,因时必发而皆当。
有吉凶利害,然后人谋作,大业生;
此屈伸相感之机也。故尧有不肖之子,舜有不顺之亲,文王有不仁之君,周公有不轨之兄,孔子有不道之世,皆惟其时而精其义,归于大正。
张子正蒙注卷五至当篇
君子之所以能够在凶险、恐惧的世道中立足,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不移的品质和事业,从不在时机面前懈怠。
“义精”,这意味着在面对凶险和恐惧时,有正确的处世原则和行为方式。这样的人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情况,保持正直。
“趋时者,与时行而不息”是说,要时刻关注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策略,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动静不失其时”,这是对“义极则光明著见”的进一步阐释。这里的“动静”指的是人的言行举止,而“不失其时”则是说在行事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晓然可以对于天下后世而无不白之隐”是说,有了这样的品质和智慧,人们就可以坦然面对世界,无需担心自己会被误解或受到质疑。
“唯其时,物前定而不疚”是说,只有掌握了时机,才能在面临困境时保持冷静和理智。同时,这也意味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不会被外界所动摇。
“有吉凶利害,然后人谋作,大业生”是说,只有在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时,人们才会开始思考和行动,从而创造出伟大的事业。这强调了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这首诗通过阐述君子在凶险、恐惧的世道中如何坚守正义、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理念,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注意把握时机,善于分析和判断形势,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