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出北门五里许,为孔林。紫金城,城之门以楼,楼上见小山一点,正对东南者,峄山也。折而西,有石虎、石羊三四,在榛莽中。过一桥,二水汇,泗水也。享殿后有子贡手植楷。楷大小千余本,鲁人取为材、为棋枰。享殿正对伯鱼墓,圣人葬其子得中气。由伯鱼墓折而右,为宣圣墓。去数丈,案一小山,小山之南为子思墓。数百武之内,父、子、孙三墓在焉。谯周云:“孔子死后,鲁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余家,曰‘孔里’。”

《孔丛子》曰:“夫子墓茔方一里,在鲁城北六里泗水上”。诸孔氏封五十余所,人名昭穆,不可复识。

有碑铭三,兽碣俱在。《皇览》曰:“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不能名。一里之中未尝产棘木、荆草。”紫金城外,环而墓者数千家,三千二百余年,子孙列葬不他徙,从古帝王所不能比隆也。宣圣墓右有小屋三间,匾曰“子贡庐墓处”。盖自兖州至曲阜道上,时官以木坊表识,有曰“齐人归讙处”,有曰“子在川上处”,尚有义理;至泰山顶上,乃勒石曰“孔子小天下处”,则不觉失笑矣。


译文:从曲阜的北门出发,步行约五里左右就到达了孔林。在紫金城的城门上建有一座楼阁,从这里可以望见东南方向的一点,那就是被称为“峄山”的小山。继续往西走,可以看到几个石刻像——石虎和石羊,它们位于茂密的灌木丛中。通过一座桥梁,可以看到两条水流交汇成泗水。在享殿后面,有一棵子贡亲手种下的楷树。这些楷树的大小超过千棵,被鲁国人用作木材和棋盘等物品。享受殿堂正对着伯鱼的墓地,孔子安葬他的儿子获得了宇宙的中心之气。由伯鱼墓转向右侧,是宣圣墓。距离大约有几丈远,可以看到一个小型的山丘,山丘南方是子思的墓地。在几百步的范围内,可以看到父亲的墓地、儿子的墓地以及孙子女三座墓地都在其中。谯周说:“孔子死后,鲁人在孔林里就墓地居住的地方有一百多家,人们称之为‘孔里’。”《孔丛子》记载:“孔子的墓地方圆有一处,在鲁城的北面六里处是泗水。”很多孔氏家族在五十多个地方被封地,他们的姓名按昭穆排列,已经无法辨认了。

赏析:此诗描绘了孔林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孔子后代的墓地分布情况。通过对孔林的描述,展现了孔子及其后裔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祖先崇拜的文化特点,即将祖先埋葬在特定的地点,以此来纪念和尊重先祖的功绩和智慧。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以及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