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寺松,蔓引亸委,已入藤理。入其下者,蹒跚局蹐,气不得舒。鲁府旧邸二松,高丈五,上及檐甃,劲竿如蛇脊,屈曲撑距,意色酣怒,鳞爪拿攫,义不受制,鬣起针针,怒张如戟。旧府呼“松棚”,故松之意态情理无不棚之。便殿三楹盘郁殆遍,暗不通天,密不通雨。鲁宪王晚年好道,尝取松肘一节,抱与同卧,久则滑泽酣酡,似有血气。

【译文】

报国寺的松树,枝蔓引下,已经藤绕成理。走进其下面的人,蹒跚局蹐,气息不得舒展。鲁府旧邸有两棵松树,高五丈,上及檐甃,劲竿如蛇脊,曲屈撑挤,意态情致无不如同棚架一般。便殿三间盘郁几乎遍满,暗中不见天日,密不透气。鲁宪王晚年喜欢道术,曾取松肘一节,抱与一同睡,久则滑泽酣酡,似乎有血气。

【注释】

  1. 报国寺:报国寺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一个寺庙,创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为南禅宗临济宗古刹,也是宁波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一座佛教道场。
  2. 蔓引亸委:指树木的枝干蔓延下垂,姿态优美而婀娜多姿。
  3. 已入藤理:指松树已经长成了藤蔓。
  4. 入其下者:走进松树下面的人。
  5. 蹒跚局蹐:形容走路不稳,好像在小步踱行。
  6. 意色酣怒:形容松树的情态和气势非常愤怒。
  7. 义不受制:表示松树的意志和性格不受任何约束。
  8. 鬣起针针:形容松树的枝条向上伸展得很有力,好像要刺破天空一样。
  9. 便殿三楹盘郁殆遍:便殿有三间的建筑,盘绕的枝叶几乎布满了整个房间。
  10. 暗不通天:指松树林荫蔽得连天空都看不清楚。
  11. 密不通雨:指松树林密不透风,好像连雨水也透不过去。
  12. 鲁宪王:即鲁文绍,明朝开国将领,官至中书右丞相兼兵部尚书,封鲁王,谥忠靖。
  13. 好道:爱好道教。
  14. 尝取松肘一节:曾取过松树的树枝一节。
  15. 抱与同卧:把松树枝节抱起来与自己一同睡觉。
  16. 滑泽酣酡:形容松树枝条光滑润泽,颜色像酒醉后的脸一样红润。
    【赏析】
    本篇以“鲁府松棚”为题,描写了松树的形态特征以及松树给人带来的意境感受。全诗通过对鲁府松树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中的生机勃勃、生气盎然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