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雪”为芍药异种,余于兖州见之。花瓣纯白,无须萼,无檀心,无星星红紫,洁如羊脂,细如鹤翮,结楼吐舌,粉艳雪腴。上下四旁方三尺,干小而弱,力不能支,蕊大如芙蓉,辄缚一小架扶之。大江以南,有其名无其种,有其种无其土,盖非兖勿易见之也。兖州种芍药者如种麦,以邻以亩。花时宴客,棚于路、彩于门、衣于壁、障于屏、缀于帘、簪于席、茵于阶者,毕用之,日费数千勿惜。余昔在兖,友人日剪数百朵送寓所,堆垛狼藉,真无法处之。

注释:

  1. 一尺雪:芍药的一种,花瓣纯白,没有萼片,没有檀心,也没有星星红紫的颜色。质地像羊脂一样洁白,细长如鹤的羽毛,结楼吐出舌头的样子,粉红艳丽如雪一般柔软。四周高约三尺,干小而弱,不能支撑,蕊大如芙蓉花,就绑在一个小架子上支撑它。大江以南有这种名无此种的情况,有这种种无这种土的情况,因为不是兖州的土地就不能种植。兖州种芍药的人如同种麦子一样,以邻为亩。芍花盛开时宴请宾客,用布搭建在路旁、用彩绘装饰门面、用衣服装饰墙壁、用屏风遮挡屏壁、用帘子缀饰窗前、用席子插簪于席间、用草席垫在地上。每天花费数千钱也不可惜。
  2. 余昔在兖:我过去在兖州。
  3. 友人日剪数百朵送寓所:我的朋友每天剪取几百朵芍药送给我居住的地方。
  4. 堆垛狼藉:堆积得乱七八糟。
    赏析:
    这首诗是徐枋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通过描绘自己所见的一尺雪,来表现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生活情趣。
    首句点明芍药的品种,并说明其特征:花瓣纯白,不需萼片,没有檀心,也没有星星红紫色的颜色。接着写其质地和形状,以及其生长环境的特点,都是为了引出下文对芍药的赞美。
    第二句写其生长环境的特点,即只有在兖州才能种植出这种美丽的芍药。这两句不仅介绍了芍药的特性,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家乡土地的热爱之情。
    第三句写自己在兖州的所见所闻,即朋友送来的芍药数量之多。这两句既展示了芍药的美丽,也反映了朋友间的情谊深厚。同时,这也是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慨和珍惜。
    第四句写芍花盛开时的盛况,以及人们如何庆祝这一时刻。这两句既展现了芍花的美貌,也反映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和幸福。
    最后一句写自己对于芍花的喜爱之情。这一句既是对芍花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情感的表达。通过这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芍花的深深喜爱和对其美丽形象的高度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一尺雪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生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独特理解和珍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