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弱朱靡,水夕沉鳞。
又碧月兮河粱,秋风兮在林。
指金闺于素璧,向翠幔于琴心。
于此言别,怀愁不禁。
云泫泫兮似浮,泉杳杳而始下。
抚檐幄之霏凉,拂银筝其孰写。
重以伭花之早寒,玉台之绛粉。
既解佩而邅延,更留香之氤氲。
揽红药之夜明,怅青兰而晨恨。
会当远友,瞻望孤云。
于是明河欲坠,玉勒半盼。
化桃霞兮王孙马,冲柳雪兮游子衣。
离远皋之木叶。
牵睛[晴]雾之游丝。
度疏林而去我,隔江水之微波。
本平夷而起巘,更通达而成河。
妍迹已往,遗恩在涂。
掩电母而不御,杂水业而常孤。
思美人兮江溆,触鸾发兮愁余。
并瑶瑟之潺湲。
共风吹而无娱。
念众族之皎皎,独与予兮纷驰。
谁径逝而不顾,怀缥缈而奚知。
诚自悲忧,不可言喻。
更若玄圃词人,洛滨才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王建(约767-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以乐府诗名世,世称“张王乐”,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草弱朱靡,水夕沉鳞。
- 草弱:形容草丛柔弱。朱靡:形容夕阳的红色光辉。水夕沉鳞:水面上倒映着夕阳中的鱼影。
- 注释:描绘了一个日落时分,水面上倒映着夕阳中的鱼影的场景。
- 又碧月兮河梁,秋风兮在林。
- 碧月:明亮的月光。河梁:桥梁,这里指送别的地点。秋风:秋风吹过的树林。
- 注释:描绘了在桥上送别的情景,明亮的月光洒在河桥上,秋风也吹过树林。
- 指金闺于素璧,向翠幔于琴心。
- 指金闺:手指向金制的闺房。素璧:白色的玉璧,这里指月亮。翠幔:绿色的帷幕,这里指帘子。
- 注释:描绘了用手指指向金制的闺房和白月,同时也描绘了手指向绿色帷幕的帘子。
- 于此言别,怀愁不禁。
- 注释: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之情,无法抑制内心的愁绪。
- 云泫泫兮似浮,泉杳杳而始下。
- 注释: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
- 抚檐幄之霏凉,拂银筝其孰写。
- 抚檐幄:用手指抚摸着檐下的帷帐。霏凉:形容帷帐上的细雨。拂银筝:用手轻拂着银色的筝。
- 注释:描绘了手指抚摸着檐下的帷帐,感受到了细雨带来的清凉。
- 重以伭花之早寒,玉台之绛粉。
- 重以:再次添加。伭花:指牡丹花。早寒:指春天的寒冷。玉台:指女子。绛粉:红色的脂粉。
- 注释:描绘了牡丹花盛开时带来的寒意和女子涂抹的红色脂粉。
- 既解佩而邅延,更留香之氤氲。
- 解佩:解开佩戴的佩饰。邅延:犹豫不决的样子。留香:留下香气。
- 注释:描绘了女子解下佩戴的佩饰,犹豫不决的样子,同时也留下了香气。
- 揽红药之夜明,怅青兰而晨恨。
- 揽红药:采摘红色的芍药花。夜明:夜晚明亮的样子。怅青兰:感到遗憾。
- 注释:描绘了夜晚采摘红色的芍药花,感到遗憾。
- 会当远友,瞻望孤云。
- 会当:将来一定。远友:远方的朋友。瞻望:眺望。
- 注释:表达了对未来朋友相见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夕阳西下,水面上的鱼影倒映在水中。又见那皎洁的明月照在河梁上,秋风扫过树林。手指向金制的闺房,指向绿色的帷幕,手指向银色的筝,手指向白色玉璧,手指向绿色帷幕的帘子。在这里说再见,心中忧愁难以言表。云彩好像在浮动,泉水似乎在流淌。抚摩着檐下的帷帐感受到了它的清凉,手轻拂着银色的筝仿佛它在诉说心事。再次添加了牡丹花的早寒,女子涂抹的红色脂粉。已经解开佩饰却犹豫不决,留下香气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采摘红色的芍药花夜晚明亮,感叹青春易逝令人遗憾。将来一定会与远方的朋友相见,眺望孤独的白云。于是明白了银河欲坠,玉勒半盼。化为桃花色的马,冲进柳树的雪衣中。离开了皋山的落叶,牵住了晴雾游丝。渡过稀疏的树林而去,隔着江水微波。本以为山平如砥而起高岭,更通达成为河流。美好的踪迹已经过去,遗留下的恩泽还在途中。遮住了电母而不被驾驭,杂入水上而总是孤单。想念美人啊在江溆,触动鸾发的愁绪让我心烦。共赏瑶瑟的潺湲之音,同被风浪搅扰却没有欢乐。想到众多族群的明亮,独自与我一同奔驰。谁径自离去不回头,怀揣缥缈而不知道。确实自己悲愁忧闷,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更像玄圃之词人,洛滨之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