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山头白云起,孝子呼天泪如水。
梦隔庭闱四十年,心怀丘陇三千里。
白日短短云无根,有身莫报罔极恩。
寒食梨花一杯酒,几家坟上见儿孙。
儿今食禄司成馆,俯视长江流不断。
长江不断深复深,何如孝子罔极心。

诗句一:“华盖山头白云起,孝子呼天泪如水。”

译文:在华盖山的山顶上,白云缭绕,仿佛在为逝去的亲人祈求祝福。在这白云之下,一位孝子悲痛欲绝,泪水如同瀑布般倾泻而出。

注释:华盖山位于中国某地,是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山上云雾缭绕,风景秀丽。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孝子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赏析:诗中的“白云”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庄严,同时也暗示了孝子的哀伤与无助。这种景象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力度,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孝子内心的痛苦和对逝者的无限眷恋。

诗句二:“梦隔庭闱四十年,心怀丘陇三千里。”

译文:梦境中,我隔着遥远的庭院,思念着我的亲人已经相隔了四十年。我的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深深的怀念,那是一段无法割舍的距离。

注释:庭闱通常指家族或家庭的内部事务,此处可能指的是远方的家人或是已去世的长辈。丘陇指的是墓地,三千里则表达了一种距离感,可能是实际的距离也可能是情感上的遥远。

赏析:“梦隔庭闱”这一表述传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距离的无奈感受。而“心怀丘陇三千里”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距离感,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突出——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亲情之痛。

诗句三:“白日短短云无根,有身莫报罔极恩。”

译文:太阳虽然高悬在天空,但却像没有根基的浮云一样飘忽不定;即使是有身体的人,又怎能报答那无尽的孝道恩情?

注释:罔极恩是指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和养育之恩,是一种超越生死的深刻情感。这句诗表达了即使有了生命,也无法完全回报这种深重的感情。

赏析:“白日短短云无根”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太阳以人的情感状态,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同时,“罔极恩”强调了孝道的永恒性和深远意义,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重要价值。

诗句四:“寒食梨花一杯酒,几家坟上见儿孙。”

译文:清明节那天,我们用一杯梨花酒来纪念逝去的亲人。在他们的坟墓前,我们可以见到他们的孩子和孙辈。

注释:寒食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奠逝去的亲人。梨花酒则是在特定的日子(如清明节)饮用,以示对先人的缅怀。坟上见儿孙意味着在墓地中可以见到活着的人,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反映了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赏析:“梨花一杯酒”不仅是对传统的纪念方式的描述,也暗含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以及对于亲情和生命的珍视。“几家坟上见儿孙”则通过对比,突显了生与死的界限,以及人们对死亡的尊重和对亲情的重视。

诗句五:“儿今食禄司成馆,俯视长江流不断。”

译文:如今我的儿子已经获得了俸禄,在官学里任职。他俯视着那条长江,看着它源源不断地流向远方。

注释:司成馆通常指官学或者官府设立的学校,在这里可能是指儿子所就读的学校。食禄指的是得到国家的俸禄,这是古代官吏的待遇。江流不断则形容了长江水的流动不息,比喻时间的流逝。

赏析:“儿今食禄司成馆”展现了儿子的成就和社会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家庭对儿子的期望和骄傲。而“俯视长江流不断”则通过自然景象来隐喻人生的旅途和时间的流逝,强调了生命的连续性和不可逆转。

《题罔极诗卷》不仅展示了作者胡奎对亲情深沉的感慨,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加强诗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亲情的无尽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