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林下叩松关,分得禅僧半日闲。
孤兴忽生流水外,高情聊寄白云间。
炊烟晚映高低树,落日晴分远近山。
今夜西岩有明月,更留清话不知还。
【译文】
偶然来到林下的听松庵,与禅僧共度半日闲。
孤兴忽生流水外,高情聊寄白云间。
炊烟晚映高低树,落日晴分远近山。
今夜西岩有明月,更留清话不知还。
【注释】
过听松庵二首 其二:这是一首七绝,作者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山林生活图,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偶来林下叩松关,分得禅僧半日闲:我偶然来到林下的听松庵,叩响松门与禅僧相伴。
分得禅僧半日闲:与禅僧相伴度过半天时光。
孤兴忽生流水外,高情聊寄白云间:我忽然产生了一种孤独的情感,仿佛置身在流水之外;而我的高洁情操则寄托在白云之间。
炊烟晚映高低树,落日晴分远近山: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升起,与高低错落的树木相映成趣;落日余晖洒满天空,将远近的山峰分割开来。
今夜西岩有明月,更留清话不知还:今晚我在西岩观赏着明亮的明月,不禁想起与你畅谈的情景,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听松庵偶遇禅僧而作的。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偶来林下叩松关,分得禅僧半日闲”,描述了诗人偶然来到林下听松庵,与禅僧共度半日时光的场景。这里的“偶来”表示诗人的偶然性,而“叩松关”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禅僧之间的互动。通过这一场景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禅宗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孤兴忽生流水外,高情聊寄白云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高洁。这里的“孤兴”指的是诗人的孤独情感,而“流水外”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诗人将自己的孤寂感寄托在流水之外,而将高洁情操寄托在白云之间。
第三句“炊烟晚映高低树,落日晴分远近山”,继续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这里通过“炊烟晚映”和“落日晴分”两个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将这种美景与远近高低的树木和山峰相映成趣,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今夜西岩有明月,更留清话不知还”,则是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祝愿。这里的“西岩有明月”指的是诗人所观赏到的明月,而“清话不知还”则表达了诗人对再次相聚的期盼和遗憾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在表达情感时也注重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