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去何之,想在蓬莱顶。
月下漫沉吟,衣沾露华冷。
夜久不归来,立尽青松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要读懂全诗,把握诗意,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要求,进行赏析。
首联“白鹤去何之?想在蓬莱顶”。意思是说,那仙鹤到哪里去了呢?它一定还在遥远的蓬莱仙境里吧!这一句是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仙鹤的无限遐想。
颔联“月下漫沉吟,衣沾露华冷。”意思是说,在皎洁的月光下,我默默地沉思,衣服都沾满了露水,感到格外寒冷。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独自思念远方友人的情景。
颈联“夜久不归来,立尽青松影。”意思是说,等到天明也不见你回来,只好一直站在高大的青松树下等待。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因思念远人,久久站立在山巅上望眼欲穿的情景,表现了一种执着的思念之情。
译文:
白鹤飞向何处呢?我想它一定是在遥远的蓬莱仙岛。
在皓月的照耀下我默默无语地沉吟,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变得冰凉。
等了好久都没有你回来,只好一直站在那里望着你的影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候鸟归期、寄托思念的五言古诗。诗的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抒情,前三联是实写,后三联是虚写。前两联写候鸟归期。“白鹤”即仙鹤,古人认为鹤能寿千岁,故有仙鹤之称。仙鹤飞向何处呢?诗人想象着,它一定是在遥远的蓬莱仙境中,那里风景秀丽,景色迷人……“想”,动词,这里指心里想着。仙鹤飞向蓬莱仙境,可见仙鹤之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不受世俗的束缚。诗人对仙鹤的向往之情跃然纸上。“月下”,指月亮当空照耀的时候。明月映照着青松,青松影子斜斜地倒映在水面上。青松高耸入云,挺拔苍翠;月光如水,洒满青松。诗人在这美丽的月夜之下,凝神伫立于青松下,静静地观赏着美丽的月夜和美丽的青松。“衣沾露华冷”,写诗人伫立时间过长,身上的衣服都沾满了露珠,凉意袭人。“衣沾露华冷”,写诗人伫立时间过长,身上的衣服都沾满了露珠,凉意袭人。这句看似写景却含蕴着诗人的情思。“立尽青松影”中的“立”字,既点出诗人伫立时间之长,也暗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殷切盼望。“影”字,既写出了青松的高大挺拔,又表现出诗人伫立时间之长。“立尽”二字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露无遗,也表明了作者对朋友的期盼之情。尾联两句是写景与抒情巧妙结合的名句。“夜久”,指天已大亮了,但友人仍没有回来。“立尽”则写出了诗人伫立的时间之长。“青松”二字,既写出了青松的高大挺拔,又表现出诗人伫立时间之长。诗人伫立时间之长,是因为诗人在期待着朋友归来,而诗人对朋友的期盼之情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整首诗写得委婉含蓄,意境优美,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