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论功业,相国称发踪。
一朝清苑地,廷尉忽相逢。
免冠且徒跣,局促如儿童。
陆生虽竖儒,进退颇从容。
关中论功业,相国称发踪。
一朝清苑地,廷尉忽相逢。
免冠且徒跣,局促如儿童。
陆生虽竖儒,进退颇从容。
注释:
- 关中论功业 - 在关中地区讨论功绩和事业成就。
- 相国 - 指丞相或宰相。
- 发踪 - 指制定政策和计划。
- 一朝 - 突然之间。
- 清苑 - 地名,可能是今天的某个地方。
- 廷尉 - 古代官职,掌管刑狱。
- 免冠 - 摘下帽子。
- 徒跣 - 光着脚走路。
- 局促 - 拘束、不自然的样子。
- 陆生 - 可能指的是陆贾,古代的著名学者。
- 竖儒 - 指地位低微的人。这里用来形容陆贾的学识浅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意》中的第十七首。这首诗主要描述了陆贾在政治斗争中的处境和心理状态。诗中通过描绘陆贾在政治斗争中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同时,诗中也表达了白居易对陆贾的赞赏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陆贾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诗中的“一朝清苑地,廷尉忽相逢”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政治斗争中的险恶环境;而“陆生虽竖儒,进退颇从容”等句子,则表现出陆贾虽然学识浅薄,但在政治斗争中仍然能够保持冷静和从容的态度。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