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险可逾,大行危可陟。
如何方寸间,中自多荆棘。
尊前生白刃,舟中起敌国。
一感睚眦瞋,报之甚仇隙。
咄嗟难与居,俯仰隘八极。
思欲凌风翔,恨无凌风翼。

【注释】吕梁山的险峻是人能越过的,而大路的艰危也是人能踩踏的。

在人的方寸之心,却有如荆棘一样多。

在酒杯前,你生出了杀意;

在舟中,敌人又起了叛乱。

一旦被激怒,就会像睚眦(眼睛)之恨,

会报复,甚至结下仇隙。

你很难与我为伍,我随时都感到压抑。

我想飞上天空,但恨我没有翅膀。

【赏析】《杂诗十一首》共十首,这是其中第五首。这首诗以比喻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战乱时期社会动荡、人生艰难和前途无望的深切忧虑。

“吕梁险可逾,大行危可陟”两句写地势险要可以跨越,道路崎岖可以攀登。这两句表面上似乎与后面的诗句相悖,实际上却是对后面几句的铺垫和暗示。《诗经·卫风·氓》:“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意思是说:斑鸠啊!不要吃桑葚!女子啊!不要与男子交往!这里,斑鸠和女子都是喻指那些不能自拔的人。诗人在这里用此典是为了表明,他不会沉溺于男女情爱之中,不会因为个人感情而误入歧途。“如何方寸间,中自多荆棘”,是说人的内心世界就像方寸之间,充满了各种障碍和困难。这里,“心”就是内心,“荆棘”比喻的是各种阻碍。

“尊前生白刃,舟中起敌国”两句写诗人在饮酒时突然产生了杀机和叛乱的念头。这两句也是对后面几句的铺垫和暗示。《庄子·盗跖》:“目所美者,心亦美之;耳所乐者,耳亦乐之;口所甘者,心亦甘之。”这里,“目”、“耳”、“口”分别代表视觉、听觉、味觉,也就是感官。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看到美丽的事物,听到悦耳的声音,闻到美味的味道时,他的心中也会对这些事物产生好感,对声音产生喜爱,对味道产生喜爱。这里的“尊前”是指酒杯前,“舟中”是指船舱里。

“一感睚眦瞋,报之甚仇隙”两句写因一点小事就会产生怨恨,从而结下了很深的仇恨。这里的“睚眦”是指极小的愤怒,也即“小不忍”。《论语·八佾》:“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史记·管晏列传》:“夫以区区之齐而在江南,而臣以区区之身而在海畔矣。”这里所说的“辱”,指的就是受屈辱。

“咄嗟难与居,俯仰隘八极”两句写诗人感叹难以与这样的人共同生活,自己的处境十分狭隘。这里的“咄嗟”是一声轻叹的意思。《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吾不能早用子言,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里的“急”指紧急情况。“俯仰”是指低头和抬头的动作。“隘八极”指的是天地广大,但自己的心胸却极其狭窄。

“思欲凌风翔,恨无凌风翼”两句写诗人渴望自由翱翔,但又担心没有翅膀来飞翔。这里的“凌风翔”是指自由飞翔。“凌风翼”是指翅膀。这两句既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又是对后面几句的铺垫和暗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里的“游无穷”指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天地之间。“欲飞不得,恨无翼”,也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和反思。

【译文】吕梁山的险峻是人能越过的,而大路的艰危也是人能踩踏的。

在人的方寸之心,却有如荆棘一样多。

在酒杯前,你生出了杀意;

在舟中,敌人又起了叛乱。

一旦被激怒,就像眼之恨,

会报复,甚至结下仇隙。

你很难与我为伍,我随时都感到压抑。

我想飞上天空,但恨没有翅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