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如钜石,屹立江水中。
宝刹蔚崇构,势与山争雄。
若人于此住,超然尘外踪。
开轩当水面,下瞰冯夷宫。
鱼龙近几席,波涛荡襟胸。
有时天宇净,倒影清若空。
燕坐观众有,起灭殊无穷。
一念寂不动,㗳焉心境融。
焦先邈千载,遗丹射林红。
浩歌倚阑夕,明月生海东。

焦山寺鉴师临江轩

一峰如巨石,屹立江水中。

宝刹蔚崇构,势与山争雄。

若人于此住,超然尘外踪。

开轩当水面,下瞰冯夷宫。

鱼龙近几席,波涛荡襟胸。

有时天宇净,倒影清若空。

燕坐观众有,起灭殊无穷。

一念寂不动,㗳焉心境融。

焦先邈千载,遗丹射林红。

浩歌倚阑夕,明月生海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焦山寺鉴师临江轩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一峰如钜石,屹立江水中”,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山峰比作巨大的石头,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雄伟壮观。接着,“宝刹蔚崇构,势与山争雄”,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宏伟壮观,与山峰相争雄长。这两句诗既点明了景点的地理位置,又突出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

第二联“若人于此住,超然尘外踪”,“若人”指那些隐居于此地的人,他们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远离尘嚣。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又揭示了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

第三联“开轩当水面,下瞰冯夷宫”,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江面的景象。“冯夷宫”是古代传说中的水神居住之地,这里暗示了这个地方的神秘氛围。这两句话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又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接下来的四联诗则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美丽画面。诗人通过对鱼龙、冯夷宫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喜爱和向往。

最后一句“明月生海东”,则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明月升起在海的东方,照亮了整个海面,使得整个世界都沐浴在一片光明之中。这一句话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月光景观,还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宁静和和谐氛围。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述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理想世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之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