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诏还故山,江船复东下。
独帆如飞鸿,秋日照平野。
王侯赠新图,山水俨幽雅。
石崖天际高,茅屋长松下。
清香散佛龛,妙观了空假。
白云席上生,碧溜阶前泻。
神清境自闲,所适无取舍。
佳趣政在兹,健笔老能写。
乃知遗世情,独有还山者。
安得添我身,闲斋共潇洒。
【注释】
日彰法师:名不详。得旨还山:得到皇帝的诏书,可以回去隐居。王生:指诗人的朋友王生。作泉石闲斋图:为王生的泉水和山石的闲居画。予题诗其上:我在诗中为他画上的闲居图题了一首诗。以为赠行:作为送给他的行囊中的诗。奉诏:听从命令。还故山:回到故乡的山中居住。江船复东下:江船又向东驶去。独帆如飞鸿:孤舟像一只飞翔的大雁。秋日照平野:秋天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王侯赠新图:王侯送给他的一幅新的画像(或画作)。山水俨幽雅:山水画显得非常幽静高雅。石崖天际高,茅屋长松下:山石高耸在天际,而茅草房屋生长在松树林里。清香散佛龛:佛像前弥漫着淡淡的香气。妙观了空假:美妙的景象是虚无的境界。白云席上生,碧溜阶前泻:白云飘浮在席子上,清澈的流水从台阶前流下。神清境自闲:精神清明,环境自然安静。所适无取舍:所到之处都没有什么选择和取舍。佳趣政在兹:美好的情趣就在这里。健笔老能写:用笔力健,年老仍能写出好诗。乃知遗世情,独有还山者:才知道远离世间尘嚣,只有那些归隐的人懂得这种乐趣。安得添我身,闲斋共潇洒:怎样才能给我增添一份闲适,让我们共同在闲居斋堂中享受那份清净、自在呢。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全诗以王生归隐山林的生活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归隐者的赞美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向往自由生活的情感。
第一句“日彰法师得旨还山”,交代了王生归隐山林的原因——得到皇帝的诏书。第二句“江船复东下”,描绘了王生离去时的情境。第三句“独帆如飞鸿”,形象地描绘了王生孤舟远行的壮美画面。接下来四句,诗人分别描写了王生归隐后的生活环境,包括山水景色、建筑风貌等,以及这些环境给王生带来的感受和影响。第五句“石崖天际高,茅屋长松下”,表现了王生归隐后所处的宁静祥和的环境。第六句“清香散佛龛”,进一步渲染了王生归隐后环境的清幽。第七句“妙观了空假”,则揭示了王生归隐后的精神境界。最后两句“神清境自闲,所适无取舍”,表达了诗人对王生归隐后生活状态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王生归隐山林的生活为题材,通过对王生归隐后生活环境和精神境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感,即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