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久谁复戚,年少相与亲。
灼灼艳繁华,弃捐归荒坟。
骸骼变旅谷,樵竖摧为薪。
所幸身既死,不更愁杀人。
感此凋朱颜,怊怅悲前因。
【注释】
化久:变化久了。戚:忧伤,悲伤。弃捐:抛弃、丢弃。荒坟:坟墓。骸骼:尸骨。旅谷:旅途上的粮食。樵竖:打柴人。摧为薪:砍作烧火的木柴。朱颜:红润的脸。怊怅:失意惆怅的样子。前因:从前的事情。
【赏析】
“化久谁复戚”,化,即变化;久,长久;戚,悲伤。化久而变化了,又有谁去忧伤呢?诗人用此句表达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年少相与亲”,少年时彼此亲近。亲,亲近。这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灼灼艳繁华,弃捐归荒坟”,灼灼,形容花朵鲜艳;艳,美丽。繁华,繁荣昌盛。弃捐,抛弃、丢弃。荒废,荒芜。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于美好事物被遗弃的惋惜之情。
“骸骼变旅谷,樵竖摧为薪”,骸骼,指人的骨头;旅谷,旅途上的粮食;樵竖,打柴人;摧,摧毁。这句诗描述了人死后,其骸骨变成了旅途中的粮食,而被砍伐的树木则成为柴火的情景。
“所幸身既死,不更愁杀人。”所幸,幸好、幸亏。不更愁杀人,不再为死亡而感到忧愁。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终结的看法,认为死亡并不可怕,只要珍惜当下的生活。
“感此凋朱颜,怊怅悲前因。”凋,形容脸色变得憔悴;朱颜,红润的脸色;怊怅,失意惆怅的样子。前因,指以前的往事。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友情、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终结的淡然处之,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生死、荣辱等问题的普遍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