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瀍东洛建皇都,四海梯航称贡输。
楚霸恃强窥宝鼎,越裳遵化锡軿车。
铜驼卧棘愁难遣,野鹿衔花谶岂虚。
玉辇金舆俱寂寞,离离禾黍感邱墟。

【注】 1.西瀍(qián):洛阳东郊名胜之地。 2.楚霸:指楚国霸王项羽,他自封为西楚霸王。 3.宝鼎:传为禹铸之九鼎之一,象征国家政权。 4.越裳:古代国名,在今越南境内。遵化: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锡軿车:古代帝王所乘的装饰华丽、四匹马驾车的车子。5.铜驼卧棘:铜质骆驼雕像,因年久被荆棘缠住不能动。6.谶(chèn):预言吉凶的隐语。7.玉辇(niǎn):帝王所乘的华美的轿子。8.金舆(yú):指用金属制造的车。9.离离(lílí):草木繁盛的样子,这里形容野草生长茂密。

译文

长安城是历代帝王建都的地方,四方诸侯都向长安进贡。

楚国霸王倚仗自己力量强大,窥视着中央集权的政权,希望得到它;越裳国也遵循着中原王朝的命令,送来了聘礼。

铜驼被荆棘缠绕得动弹不得,愁闷难遣。野鹿衔花,预示着凶兆,难道是空穴来风吗? 只有玉辇和金银饰装的车驾显得寂寞冷清,一片凄凉景象。

赏析

此诗前半以铺陈排比为主,后半则由铺陈转入议论。全篇以“怀古”为纲,以历史事实为线索,对汉末军阀割据的局面进行深刻的批评,表达了诗人对统一国家的向往和渴望。

这首诗开篇就点明题意,指出洛阳(即长安)是历代帝王建立都城的地方,而天下诸侯都要向长安朝贡。这是写景起兴,暗示了汉末群雄并起,天下分崩离析的局面,与首句中的“建皇都”形成对比。接着,作者又从不同角度对当时的历史形势作了概括。“楚霸恃强窥宝鼎”一句,是指楚霸王项羽,他自封为“西楚霸王”,企图独霸天下,觊觎帝位;“越裳遵化锡軿车”两句,是指南方的小国越裳,向中国称臣纳贡;“铜驼卧棘愁难遣”两句,是指长安城内的铜驼被荆棘缠绕,无法行动;“野鹿衔花谶岂虚”两句,是指长安郊外的野鹿叼着花瓣,预示着凶兆的出现,这难道不是毫无根据的谣言吗?最后两句则是说,只有皇帝坐的金舆和华丽的玉辇,才能显示其尊贵的地位,其余一切都显得寂寞冷清。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独特之处。作者善于运用铺陈手法来表现景物特征和人物心态。例如,“铜驼卧棘愁难遣”,“卧”字写出了铜驼被荆棘缠绕的情景;“野鹿衔花谶岂虚”中,“衔”字写出了野鹿叼花的情景;“玉辇金舆俱寂寞”中,“俱”字既表现出金舆和玉辇的高贵,又突出了它们无人乘坐、冷落凄凉的特点。同时,这种铺陈又配合着议论,使诗句既有形象之美,又有思想之妙。如“楚霸恃强窥宝鼎”,“窥”字既写出了项羽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的心态,又写出了他野心勃勃的心理状态。此外,诗中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也很巧妙。如“铜驼卧棘愁难遣”一句,既是对铜驼的生动描写,又是对诗人心境的形象表达。再如“离离禾黍感邱墟”一句,既写出了田野荒凉的景象,又暗寓了人民遭受战乱之苦的悲惨境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