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巷何窈窕,端居掩柴荆。
素心每无欲,寡朴轻浮荣。
虑尽默自守,神清淡忘形。
危坐白日晚,疏林微雨晴。
开窗幽鸟啼,蒲阶芳草青。
焚香卷丝桐,爱此销尘缨。
孤云野鹤唳,绝壑流泉鸣。
高怀旷而婉,雅音谁复听。
古人良已久,寸心千古情。
敬轩诗为王达善赋
深巷何窈窕,端居掩柴荆。
素心每无欲,寡朴轻浮荣。
虑尽默自守,神清淡忘形。
危坐白日晚,疏林微雨晴。
开窗幽鸟啼,蒲阶芳草青。
焚香卷丝桐,爱此销尘缨。
孤云野鹤唳,绝壑流泉鸣。
高怀旷而婉,雅音谁复听。
古人良已久,寸心千古情。
译文:
深深的小巷显得多么幽静,端居时用柴门遮掩住一切。
纯洁的心灵从未有过欲望,简朴的生活不重浮华和荣宠。
深思熟虑后默默守护自己,心灵清明淡泊忘记形体。
独自坐着直到日落黄昏,稀疏的树林在细雨中更显清新。
推开窗户听见鸟儿的啼叫,蒲草台阶上芳草碧绿生机盎然。
点燃熏香卷起古琴,只因为这样能消解世俗的尘世烦忧。
独自的白云和野鹤在空中啸叫,深邃的山谷中有清泉潺潺流淌。
胸怀豁达而温柔恬静,优美的音乐谁能再听到这样的旋律?
古代的人们已经很久没见到了,但我的心却与他们一样永恒不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的热爱。
首联“深巷何窈窕,端居掩柴荆。” 描述了诗人居住的环境——一条深深的小巷,他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隐居,用柴门来遮掩自己的住所。这里的“窈窕”形容小巷深邃而幽静,“端居”则表示诗人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
颔联“素心每无欲,寡朴轻浮荣。” 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他的心里只有纯净的愿望,没有其他的欲望;生活简朴而淡泊名利,不追求浮华和荣耀。这里的“素心”指的是纯洁的心灵。
颈联“虑尽默自守,神清淡忘形。” 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当所有的忧虑都消除时,他能静静地守护着内心;心境清明淡泊,忘记了外在的形体。这里的“虑尽”意味着心灵的彻底安宁,“默自守”表示他选择沉默不语,专注于内心的修养。
接下来几联,诗人详细描写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危坐白日晚,疏林微雨晴。” 描述了他在夕阳下独自坐着的场景,外面有细雨飘洒,天空渐渐放晴。这反映了诗人的心境平和,即使在风雨中也能保持一份宁静。
尾联“孤云野鹤唳,绝壑流泉鸣。” 进一步描绘了他的生活环境。他听到了孤独的云彩和野鹤的叫声,以及从山间流出的泉水声。这些声音与他的内心世界相呼应,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美感。
最后两联“高怀旷而婉,雅音谁复听。” 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他的胸怀宽广而温和,优美的声音谁能再听得见呢?这里的“高怀”指的是高尚的情怀,“雅音”指的是高雅的音乐。诗人通过对比古代的人们和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古代人们高尚情操的赞美和对自己情感的怀念。
整首诗以诗人的个人经历为基础,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他对自然和内心的热爱。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在隐逸生活中所追求的美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