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兵革离乡邑,故家门巷儿时习。
垄上苍苔覆墓田,城西乔木连寒石。
每忆年年寒食时,轻烟冉冉落花稀。
坟前斗酒无人酹,沙际残碑有字题。
漠漠长河孤鸟没,九泉路杳嗟何及。
银雁秋沉落木黄,金蚕春暝寒泉碧。
漂泊缁尘几日归,故衣线断感春晖。
终天一掬松楸泪,心逐孤云日夜飞。

瞻云堂为淮西李仲良赋生逢兵革离乡邑,故家门巷儿时习。

垄上苍苔覆墓田,城西乔木连寒石。

每忆年年寒食时,轻烟冉冉落花稀。

坟前斗酒无人酹,沙际残碑有字题。

漠漠长河孤鸟没,九泉路杳嗟何及。

银雁秋沉落木黄,金蚕春暝寒泉碧。

漂泊缁尘几日归,故衣线断感春晖。

终天一掬松楸泪,心逐孤云日夜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诗人通过描绘家乡的景象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瞻云堂”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生逢兵革离乡邑,故家门巷儿时习。”诗人描述了自己出生在战争年代,家道中落后,被迫离开家乡,从小就习惯了在外漂泊的生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奈之情。

颔联“垄上苍苔覆墓田,城西乔木连寒石。”诗人描绘了故乡的景致:垄上的青草覆盖着坟墓,城边的老树与寒石相映成趣。这两句描绘了故乡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每忆年年寒食时,轻烟冉冉落花稀。”诗人回忆起每年寒食节时的情景,那时春风拂面,花瓣飘零,然而却无人祭扫。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他们对清明节习俗的怀念。

尾联“坟前斗酒无人酹,沙际残碑有字题。”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坟前独自饮酒,没有人为他献上祭品,只有沙洲上的残碑上有字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他们生前生活的惋惜。

末联“漠漠长河孤鸟没,九泉路杳嗟何及。”诗人描绘了长河中的孤鸟消失在茫茫水面上,而九泉路上的道路则显得遥不可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追思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们生前生活的美好回忆,使他们深感遗憾。

整首诗以诗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故乡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诗歌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感人,是一首优秀的悼亡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