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翁老可俱已仙,谁写石上青琅玕。
淇园萧条白日晚,渭水寂寞西风寒。
归来三径无人共,翡翠参差凉露重。
瀛海终期钓六鳌,缑山自拟栖三凤。
八月秋高夜向沉,长梢初拂生清阴。
千寻楚水三闾操,万里天山属国心。
洞庭冥冥波浪急,模糊爪甲蛟龙迹。
怅望天涯翠袖愁,一片湘云泪痕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题赵文敏公墨竹为宋景濂学士赋

坡翁老可俱已仙,谁写石上青琅玕。

淇园萧条白日晚,渭水寂寞西风寒。

归来三径无人共,翡翠参差凉露重。

瀛海终期钓六鳌,缑山自拟栖三凤。

八月秋高夜向沉,长梢初拂生清阴。

千寻楚水三闾操,万里天山属国心。

洞庭冥冥波浪急,模糊爪甲蛟龙迹。

怅望天涯翠袖愁,一片湘云泪痕湿。

【译文】

坡翁衰老可说是已经成仙了,谁能在岩石上写下青琅玕?

淇园萧条白日已向晚,渭水寂寞西风也萧然。

归来后只有三径人烟稀少,翡翠鸟在枝头参差鸣叫。

想登上瀛海终期钓六鳌,想像仙人一样栖息在缑山之上。

八月秋天高高的夜晚向下沉,长长的竹子刚刚被微风吹动。

千寻的楚江水声如三闾之操,万里天的边远之地属国的心意。

洞庭湖波涛汹涌波浪急速,模糊不清仿佛是蛟龙的爪甲痕迹。

惆怅遥望那遥远的天涯翠袖忧愁,片片湘云泪水沾湿了面颊。

【注释】

  1.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书法家和画家。
  2. 宋景濂:元朝学者、文学家。
  3. 青琅玕:一种美玉名。
  4. 淇园:淇水之畔的园林。
  5. 西风寒:指秋风。
  6. 三径:旧时称有佳树名花而可供游憩的宅院或庭院里的小径。
  7. 翠袖愁:形容女子的袖子颜色翠绿,因忧愁而皱起袖子。
  8. 湘云:指湘水的云霞。
  9. 湘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流放湘南时悲愁不已,投江殉志而死。后人因此将湘水视为愁苦之水。
    【赏析】
    此诗作于至正十一年(1351)冬末春初,宋景濂赴任广东廉州路同知,途经真定(今河北正定),拜访好友赵孟頫,赵孟頫即席挥毫书写《题赵文敏公墨竹为宋景濂学士赋》赠别,以抒其送客之情。此诗前四句赞颂赵孟頫书法精妙传神,堪称千古绝唱;第五六句写景抒情,借景抒发离别之情;最后两句写景中寄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深远含蓄,感情真挚热烈,艺术成就很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