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太极翁,妙手称浙右。
弟子何班班,经史皆指授。
炳如鸾凤翔,蔚若杞梓秀。
作者今已无,斯文嘅耆旧。
这首诗是《百哀诗》中的第54首,由王子充创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呜呼太极翁,妙手称浙右。
- “呜呼”是一种感叹词,表示哀悼或者惋惜的情感。
- “太极”在这里可能是指太极图,也可以用来指代宇宙万物的本源或根本原理。
- “翁”是对老年男子的称呼,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年长的学者或者智者。
- “妙手”指的是高超的技巧和技艺。
- “称”是指被认为、被称为的意思。
- “浙右”可能是指浙江的南部地区,古代以地域命名的地方行政区划。
- 弟子何班班,经史皆指授。
- “弟子”指的是学生或者学徒。
- “班班”意味着众多,形容弟子众多。
- “经史”是指儒家的经典书籍《易》、《书》、《诗》、《礼》、《乐》、《春秋》,统称为六经,以及历史著作。
- “皆”是指都、全部。
- “指授”是指亲自教导,指导。
- 炳如鸾凤翔,蔚若杞梓秀。
- “炳”是指明亮、光辉的样子。
- “如”是比喻的连词,表示如同、好像。
- “鸾凤”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高贵、美好的品质。
- “翱翔”是指在空中飞翔,引申为有所作为或有所建树。
- “蔚”是指茂盛、繁荣的样子。
- “杞梓”是一种树木的名称,常用来比喻人的品质或才能。
- “秀”也是形容词,意思是出众、优秀。
- 作者今已无,斯文嘅耆旧。
- “作者”是指创作诗歌的人。
- “今已无”意味着现在已经没有人了,可能是作者已经去世或者不再创作。
- “斯文的”是用来修饰人的词语,指有学问、有德行的人。
- “耆旧”是指年纪大、资历深的人,通常用来尊称老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一位老者的才学和品德,表达了对知识传承和道德教化的重视。诗人通过对老者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智慧、才能和高尚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学者和文化传承者的尊重与敬仰。这首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和学习的理念,以及对老一辈学者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