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短褐,长啸过居庸。
羸马有归思,枯蓬无定踪。
山横边色断,日没野阴重。
旅鬓成衰飒,谁知阮嗣宗。

诗句原文:

秋风吹短褐,长啸过居庸。

羸马有归思,枯蓬无定踪。

山横边色断,日没野阴重。

旅鬓成衰飒,谁知阮嗣宗。

翻译:
秋风轻轻吹动着身上的粗布衣物,我放声长啸,穿越了雄伟的居庸关。那疲惫的战马似乎也有着回家的念头,而那风中摇曳的枯蓬却无法找到它稳定的归宿。远望群山,它们横亘在视野尽头,将天边的景色隔断,夕阳西下,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我的旅途中,头发已经变得稀疏、苍老,无人知晓我心中的苦闷和无奈,就像那位曾经名满天下的阮籍一样。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秋日旅途中的自然风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首联“秋风吹短褐,长啸过居庸”通过秋风和长啸的动作描写,传达出一种豪迈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感。居庸关作为古代重要的关隘,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消逝。诗人通过对居庸关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

第二联“羸马有归思,枯蓬无定踪”,则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感慨。羸弱的老马怀揣着归家的渴望,而枯萎的蓬草却随风漂泊无依。这里,诗人以物喻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界中的生物相联系,反映了他内心的彷徨无助与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第三联“山横边色断,日没野阴重”,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黄昏景象。群山横卧于地平线上,天色渐暗,给旅途投下了沉重的阴影。这种景象不仅衬托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沉重,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现状的无奈接受。

末联“旅鬓成衰飒,谁知阮嗣宗”,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他的旅发已斑白,面容憔悴,如同一位经历过沧桑的老者。这里的“衰飒”形容诗人的容貌和心境都已老去。诗人以此自况,感叹世人难以理解其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这首诗是谢榛对自己人生旅途中遭遇的困境和感受的深刻反思。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文人在历史长河中寻找自我、表达哀愁的真实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