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象何人识,冥鸿有客思。
虚空无住著,矰缴枉劳施。
明月浮杯远,孤云振策迟。
万人看出处,示寂在京师。
【注释】
挽空无相四首:即《挽歌诗》。四首,指这组诗共有四首。灵象:指天上的星宿。冥鸿:喻指诗人自己。虚空无住著,矰缴枉劳施:意为“虚空”是不住的,“矰缴”是徒劳的。
【赏析】
这首诗以玄思、清远为特征,在形式上与《古诗十九首》相近,但比它们更显得自然清新,不落俗套。全诗写诗人对人生和宇宙奥秘的体悟,以及在人生和宇宙中寻求解脱的苦闷心情。
其一
首句中的“何人”,指天帝、月神、星辰等;“识”,认识、识别。第二句中的“客”,“指自己。第三句中的“虚空”,指天地万物及其存在的一切空间,这里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第四句中的“枉”,徒然,白白地。末句中的“示寂”,表示超脱尘世的寂灭。“京师”,这里指京城长安。
其二
“灵象”,指天上的星宿。“有客”,指诗人自己。这句说自己能识别天上的星宿。“冥鸿有客思”,意思是说天上的飞鸟也有思归之情。“冥”,昏暗。“鸿”,大雁。“幽”,幽暗,引申为孤独、寂寞。“思”,思念,此处指思归之情。
其三
“虚空”,指天地万物及其存在的一切空间,这里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无着”,无所依止,无所依附。“枉”,徒劳无功,白费力气。“劳”,费力。“矰缴”,古代的射鸟用的长竿,也用作动词,意为用矰射鸟。“劳施”,徒劳的施舍。此两句说,天地间没有一处是停歇的,而那些用矰射鸟的人却白白地浪费了精力。
其四
“明月”,指月亮。“浮杯”,指举杯饮酒。“孤云”,指飘荡的白云。“振策”,挥动马鞭。“迟”,缓慢。这两句说,月光映照着酒杯,使人联想到天上飘荡的白云,而那挥动马鞭驱赶着白云的人,则显得迟缓笨拙。这两句比喻自己的仕途,既无建树,又无建树之望,所以行动迟缓。
其五
“万人”,指朝臣、宾客。“看处”,观看之处,指朝廷。这两句说,当众人都在观看他的举动时,他却已悄然离开了京城长安,隐遁于山林之中。此二句写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愤激情绪。
【译文】
谁能认识天上的星宿?大雁也怀念家乡。
天空无边无际,它不会停留;用弓箭射杀它,也是徒劳无益。
皎洁的明月浮在杯中,我悠然自得地举杯邀月,乘着白云疾驰而行。
众多官员仰慕我的风采,纷纷来观看我出仕的地方,我却悄然离去,不再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