鳏独须仁政,承宣待上官。
更饶多病苦,那解百忧宽。
边郡书稀到,衣襟泪不乾。
南人西北老,天远问应难。
诗句释义与赏析:
“鳏独须仁政” - 这句表达了对统治者应有仁政的期望。这里的“鳏独”指的是没有配偶的人,即孤独的百姓们。他们因政治原因而失去家庭,因此希望政府能施行仁政来帮助他们。
“承宣待上官” - 意味着官员们等待上级的指令和命令。这里的“承宣”指的是传达或宣布的意思,而“上官”指的是上级官员。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僚体系运作的观察,以及民众对政策执行过程的期待。
“更饶多病苦” - 这里可能指的是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导致许多人身体不适。”更”表示更加,”饶”是多的意思,而“病苦”则直接指向了健康问题。这可能是对当时生活环境的一种描述,也可能是在表达对于人民疾苦的同情。
“那解百忧宽” - 这是说即使有仁政,也难以解除人们的忧愁和忧虑。这里的“百忧”代表各种忧虑,而“宽”则是宽慰或减轻的意思。这句话强调了即使是最好的政策措施,也可能无法完全解决人民的所有问题。
“边郡书稀到” - 指的是从边远地区传来的消息很少,说明信息流通不畅或者政治不稳定。边疆地区的信息往往稀少且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边疆的稳定。
“衣襟泪不乾” - 描述了个人因为思念家乡、亲人或是国家大事而感到悲伤落泪,衣服都湿透了。这里的“衣襟泪”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因思乡或忧国而泪水不止的情景。
“南人西北老” - 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地域上的变迁,即南方人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老去,北方人却越来越年轻。这种对比可能也隐喻了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天远问应难” - “天远”可能指的是空间距离遥远,而“问应难”则表达了想要联系或询问困难重重,难以实现。这句话可能是作者对于远方亲人或友人的牵挂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通讯不便的问题。
译文:
在鳏寡孤独之民中期望仁政,期盼着朝廷的圣旨与决策。尽管有更多病痛之苦,又怎能宽解百姓的忧虑和痛苦?边远之地消息稀少,衣衫沾满泪水。南方之人逐渐年老,西北之地却青春常驻,但天边的遥不可及让人感觉问候变得艰难。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情感世界。诗中的关键词“仁政”、“多病苦”、“百忧宽”、“边郡书稀”等,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通过这些具体而生动的场景,诗人展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通过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