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揣分自宜休,元亮无心任去留。
四海何人怜白发,百年吾道有沧洲。
破除尘梦惺惺在,点检山林事事幽。
即去已输君一着,十年前与白云游。

次韵答张西峰少参

司空揣分自宜休,元亮无心任去留。
四海何人怜白发,百年吾道有沧洲。

破除尘梦惺惺在,点检山林事事幽。
即去已输君一着,十年前与白云游。

接下来将为您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第一联:“司空揣分自宜休,元亮无心任去留。”
  • 解析:“司空揣分”意指过分计较职位和地位,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名利的淡然态度。诗人认为,既然自己已经明白了这种身份带来的束缚,就应该及时抽身,不再为这些虚名所累。“元亮无心”则引用了东晋名士陶渊明(字元亮)的故事,他曾在官场中经历多次挫折后选择归隐田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
  • 注释:司空(官名),古代掌管礼仪的官员;元亮(陶渊明字),此处用以比喻诗人自己。
  • 赏析:诗人通过“司空揣分自宜休”表达了对官场名利的淡泊,而“元亮无心任去留”则体现了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整联诗既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1. 第二联:“四海何人怜白发,百年吾道有沧洲。”
  • 解析:“四海何人怜白发”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无助的感慨,暗示了他在社会上的孤立无援。“百年吾道有沧洲”则意味着诗人坚信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正确的,他将坚持自己的道路,不受外界干扰。
  • 注释:四海,泛指全国各地;怜,怜悯;白发,指年老或未得志时的状态;沧洲,指心中的一片净土。
  • 赏析:此联诗通过对比诗人与世人的不同境遇,展现了他的独立思考和坚定信念。他虽然身处社会底层,但仍保持一颗不屈的心,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1. 第三联:“破除尘梦惺惺在,点检山林事事幽。”
  • 解析:“破除尘梦惺惺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往仕途的反思和解脱。他认为那些曾经追逐名利的梦想已被打破,现在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山林隐者,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点检山林事事幽”则描绘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这里的山水成为了他心灵的寄托。
  • 注释:破尘,摆脱尘世纷扰;惺惺,指精神饱满或有所觉悟的样子;点检,检查、审视;事幽,指事物深远、精妙。
  • 赏析:此联诗通过对过去仕途的回忆和现在的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从浮躁转向宁静的心态变化。他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亲近,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1. 第四联:“即去已输君一着,十年前与白云游。”
  • 解析:“即去已输君一着”意味着一旦离开,就已输给对方一筹,这里暗指对方有更高的智慧或能力。“十年前与白云游”则回忆起过去的一段美好时光,那时他和友人一同在白云之下畅游,享受着自然的美好。
  • 注释:去,离开;输,不如;君,指对方;游,游玩;白云,指自然界中的云彩。
  • 赏析:此联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那段无忧无虑日子的怀念。同时,它也隐含了对当前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次韵答张西峰少参》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篇,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官场名利的淡然态度,还表达了他对个人价值和生活追求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