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豪气高百尺,眼界只嫌平地窄。
小楼窗户出林开,面对好山如好客。
好山可望不可招,或若有意来相朝。
世间万事迹易扫,惟有山色无时消。
蓬莱之股畴割左,似是天边落星堕。
偶然唤作大小金,十二峰头青朵朵。
楼中看山无厌时,阴晴朝暮总相宜。
何须他求赋挹翠,倚阑满目无声诗。
几家有楼能看山,有楼无人如我闲。
山外看山山更好,反胜俗子居山间。
【注】挹翠楼:在今安徽芜湖市,有楼名“挹翠”。周彦章:即周邦彦。元龙豪气高百尺:元代的文天祥(1236-1283)是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他的诗中常表现出一种高昂的英雄气概,如《南园》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以自己的壮志豪情激励着世人,因此被后人称为“元龙”。眼界只嫌平地窄:意指山外还有更高的山,视野有限。小楼窗户出林开,面对好山如好客:小楼窗户向着山林敞开,面对的是美丽的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挹翠楼上欣赏四周美景的景象。诗人感叹自己虽身处高楼之中,却能欣赏到远处的青山,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感受令人感到愉悦和满足。
诗一开头就写诗人站在挹翠楼上,俯瞰着周围的景色。诗人用“元龙豪气高百尺”来赞美文天祥的英勇和高尚情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接着,诗人转向眼前的风景,形容眼前的山峦如同一位好客的主人热情款待客人,使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挹翠楼上的美景。诗人提到,尽管眼前是一片绿色的山林,但对于他来说,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色已经无法再增加什么新意。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高度赞赏和热爱之情。
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感慨与思考。诗人认为,虽然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和消解,但唯有大自然的美景是永恒不变的。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认识和珍视。
整首诗歌通过对挹翠楼上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之美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豪杰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