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敢谓儒冠误,进步青云登仕路。
不投光范一封书,底用蓬莱三献赋。
鸡鸣待诏留金马,日仄拜辞丹陛下。
独持使节瘴乡来,性命鸿毛身土苴。
何如野老住深村,一生不识州县门。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解:

  1. 此行敢谓儒冠误,进步青云登仕路。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是否因为读书太多而耽误了为官的担忧。”敢谓”表示不敢确定,”儒冠”是古代读书人的头巾,象征着学识。”进”和”步”都是前进、提升的意思。”青云”指仕途上的高升,”登仕路”就是踏入官场。
  1. 不投光范一封书,底用蓬莱三献赋。
  •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自己没有去拜访过那些有权势的人,那么即使有才华也无用武之地。”光范”可能是指某个有影响力的人物或团体,”一封书”指的是给某人的一封信。”底用”相当于”有什么用”,”蓬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三献赋”指的是向皇帝献三次文章。
  1. 鸡鸣待诏留金马,日仄拜辞丹陛下。
  • 注释: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在朝廷等待任命的场景,可能是在皇宫里等待皇帝的命令。”金马”可能是一种象征地位的装饰品,”待诏”是指等待诏令,”留金马”意味着在金马门前等待。”日仄”可能是指时间已晚,”拜辞”是辞去官职的意思。
  1. 独持使节瘴乡来,性命鸿毛身土苴。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瘴疠之地(一种湿热的疾病)执行任务,虽然危险但仍然坚持。”使节”是指使者或者官员,”瘴乡”是湿热的瘴气之地,”鸿毛”比喻轻如鸿毛,”土苴”则是指泥土,这里比喻自己的生命如同泥土般卑微。
  1. 何如野老住深村,一生不识州县门。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些生活在偏远地方,与世隔绝的老农民的羡慕之情。”野老”可能是指乡村中的老者,”住深村”指的是居住在深山之中的村子。”识”在这里是了解的意思。”州县门”指的是官府的门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他感叹自己可能因为读书太多而被耽误了做官的机会,而对于那些隐居在深山老林中的农民却充满了羡慕之情。整首诗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