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筑长安混酒徒,夜酣相对问江湖。
燕歌一曲浮云尽,龙气双悬北斗孤。
畏路风波怜阻绝,故园松菊恐荒芜。
三年奔走惭无补,秉烛惟堪醉玉壶。

【注释】:

饮王叔治杨礼卿长安邸中同谢友可袁微之龙君赞张去华王思延得徒字

击筑长安混酒徒,夜酣相对问江湖。

燕歌一曲浮云尽,龙气双悬北斗孤。

畏路风波怜阻绝,故园松菊恐荒芜。

三年奔走惭无补,秉烛惟堪醉玉壶。

【赏析】:
《酬王九侍御简薛明府》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年),作者与被排挤的友人王叔文、谢脁、李绅、袁滋等八人一起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刺史,在途中相遇时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击筑长安混酒徒,夜酣相对问江湖”,写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情景。“击筑”即击筑而歌,是一种古代乐器。“长安”指当时长安附近的一个地方,这里泛指京城长安。诗人与朋友们相聚一堂,高歌对酌,十分高兴,仿佛忘记了自己是在贬谪之地。这一句写出了他们欢聚的场面,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兴奋与豪迈。

颔联“燕歌一曲浮云尽,龙气双悬北斗孤”,进一步描绘了朋友们畅饮的情景。“燕歌”是指古代的一种歌曲,这里用来形容朋友们的歌声嘹亮,如燕子般欢快。“浮云尽”形容歌声悠扬,如同天空中的白云渐渐散去。“龙气双悬北斗孤”则形容他们的歌声如同北斗七星一样高亢、明亮,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这一句通过对比,表现了朋友们的豪情壮志和不屈的精神风貌。

颈联“畏路风波怜阻绝,故园松菊恐荒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畏路风波”表示担心旅途中的艰难险阻,“阻绝”表示被贬官途的坎坷与阻隔。诗人用“故园松菊”来比喻自己的家乡,暗示着对家乡的眷恋和怀念。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官场失意的无奈之情。

尾联“三年奔走惭无补,秉烛惟堪醉玉壶”总结了全文的主题。“奔走”表示自己一直在为政治理想努力,但最终却一无所成。“惭愧”表明自己感到羞愧和懊悔。“秉烛”表示夜晚的灯光昏暗,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醉玉壶”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沉醉于美酒之中的场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抗争。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欢聚一堂、畅饮高歌的欢乐场面,以及他们在官场失意时的无奈心情。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诗人成功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情与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