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持作鞭,驱回紫骝马。
不须留君马,君自为奴下。
【注释】:
折柳枝,古代用柳枝象征别离。鞭,马鞭,这里指鞭打马,驱马前进。紫骝(liú),黑毛马,即骏马。留君马,让这匹骏马回去吧。奴,下,这里是说,你自会为我找到下一匹好马的。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一片深情厚谊。全诗语言浅近,直白如话,却能道出真挚的感情,使人感到亲切自然。首句写送别时的举动,二、三句写赠别的心绪,末句是赠语,既表明自己的处境,也暗示朋友的处境,委婉地安慰朋友,鼓励他继续奋斗,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这首诗以杨柳起兴,以“折柳”寄情,在古人诗词中,杨柳往往与离别联系在一起。如唐代王之涣《送别》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以“黄河”“孤城”起兴,写出边塞荒凉、壮阔的景色,并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暗寓“一为胡虏所隔,万里未归”之情意。《折杨柳·折柳词》中的“折柳”也含有此层意思。“折杨柳枝歌”,就是唱离别的歌,唱惜别的歌。“折柳枝”和“歌”结合,就构成一种特定的艺术意境。
诗的开头两句“折柳持作鞭,驱回紫骝马”,意思是说,我拿着柳条去当马鞭抽打那匹马,让它回到原地去。这看似无情,其实是有情;表面上是在赶马,实际上是在送别朋友。这两句是说给即将离去的朋友听的。“不须留君马”,意思是说,你用不着把马留在这里,你还是走吧。“君自为奴下”,意思是说,你自会找到一匹好马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你不要担心没有马可骑,你自会找到一匹好马来的。言下之意,就是希望你不要留恋我的赠物。
这首诗是送别诗,但从形式上看,它又是一首别致的抒情小诗。这种形式在古代诗歌中并不罕见。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就是一首著名的怀古诗。但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它采用了与怀古诗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不是直接描写景物、历史故事,而是通过送别来抒情言志;它没有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送别来曲折地传达出来。因此,这首短诗虽然只写了四句话,却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