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豺,水有蜮,山之南行不得郁。
孤台高,高无极,行人过此泪沾臆。
炎徼崄巘,插天瘴疠。
山中杜宇,人谓望帝。
君行不行胡留滞。
有鸟有鸟,自名鹧鸪。
鸿雁虽嗷,不慕愁胡。
云填填,雨墨墨。
蛟龙在海南,虎咆岭以北。
岭行逼仄,跣踏荆棘。
龙行泥中,虎为虫食。
鹧鸪鹧鸪行不得。

【注释】

山鹧鸪:一种生活在山林中,体形像鸡而略小的鸟类。

豺:《尔雅·释畜》:“豺,似狼。”

蜮:水生动物,形似龟,背甲黑绿色,有眼睛而无耳,能含水喷人。古人以为水族怪物。

郁:同“悒”,忧愁、压抑。

孤台高:形容山高。

无极:无限。

泪沾臆:眼泪滴在衣襟上。

炎徼崄巘:炎徼指炎热的地区,险巘指险峻的山峰。

插天瘴疠:长着毒草的山岭直插云天,这里形容瘴气弥漫的地方。

杜宇:《山海经·海内南经》:“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取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后因以“精卫”为忠贞不渝的精神的象征。

君行不行胡:意思是你能否去到远方?行,去;胡,指匈奴。

有鸟有鸟:即鹧鸪。

鸿雁虽嗷:鸿雁虽然叫声很大,但并不羡慕胡人的愁苦生活。

云填填:形容雨点打在身上的声音。

墨墨:形容雨点打在身上的声响。

蛟龙在海南:指南方大海中蛟龙多。

虎咆岭以北:指北方山岭中虎啸声可闻。

岭行逼仄:山势险阻,道路狭窄曲折。

跣踏荆棘:光着脚走荆棘地。

龙行泥中,虎为虫食:指龙在水中游泳,老虎却被捕食。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作者用生动的描绘把鹧鸪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全词从正面描写起。开章写山中的豺和蜮,然后写到鹧鸪,最后写到自己的身世。鹧鸪本是自由自在的小鸟,但在这里却成了受拘束、不能自由飞翔的象征。鹧鸪在山林间飞翔,它的歌声婉转,它的生活自由快乐,可是现在,却因为国家动乱,不得自由。鹧鸪只能“自名鹧鸪”,这既反映了鹧鸪自身的不幸命运,也暗喻了作者自己的命运。鹧鸪鸣叫不停,好像在向人们诉说自己的哀痛。接着又写了一些与鹧鸪相似的事物,如鸿雁、蛟龙、虎等,这些事物的存在都表明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之情。最后,作者以“君不行”“有鸟有鸟”收尾,表达了自己无法实现理想、身不由己的悲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