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有蒺藜,深榛啸鸱鵙。
褰裳不敢进,牵衣多枳棘。
烨烨五色芝,黄云绕其的。
食之既不饥,寿命算靡极。
欲采隔重梁,弱流驶不测。
小人化沙虫,射工鸣鬼镝。
雷雨天冥冥,噩眙徒自惕。
【赏析】
《卧病》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杜甫在成都草堂,因忧国忧民而卧病不起。
前四句写卧病期间的所见所感。“卧病”即卧病不起。首句写病中所见之山:前有蒺藜,后有深榛;高树啸叫,鸱鵙悲鸣。次句写卧病期间所感之苦闷:裳衣撩起也进不得,衣襟被牵也走不得。第三句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我有嘉宾,德音孔阜”,说明自己虽卧病不起,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希望贤人君子来辅佐君王。第四句写卧病期间所感之虚妄:芝草虽然鲜艳夺目,但却长在黄云之中,不可采食。第五六两句写卧病期间所想之养生之道:食之既不饥,寿命算靡极。欲采隔重梁,弱流驶不测。“弱流”即急流,指水流湍急,难以渡过。这两句说:要想采到芝草,必须过一座重梁桥;可是那急流却不知从哪里流来。最后两句写卧病期间所见之人。小人化沙虫,射工鸣鬼镝。“小人”指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无耻之徒。他们象沙虫一样蠕动,像射工一样鸣叫。这两句既揭露了这些无耻之徒的嘴脸,又表达了对他们的鄙视和憎恶之情。
全诗语言平易朴实,情调沉郁悲凉,寓含着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注释与译文】
卧病 其二
前山有蒺藜,深榛啸鸱鵙。
褰裳不敢进,牵衣多枳棘。
烨烨五色芝,黄云绕其柢。
食之既不饥,寿命算靡极。
欲采隔重梁,弱流驶不测。
小人化沙虫,射工鸣鬼蜮。
雷雨天冥冥,噩眙徒自惕。
注释:
前山:前面有山坡。
蒺藜(jílì):一种带刺的植物,又叫蒺卢子,俗名鸡冠刺。
深榛:茂密的树林。
啸:鸟叫。
鸱(chī)鵙(zhōu):鸟名,即鸱鸮。鸱鸮是一种猛禽,叫声很可怕。
褰裳:提起衣裳,表示起身的意思。
曳:拖,拉。
多:很多。
烨烨:光明的样子。
黄云:黄色的云。
五色芝:五种颜色的灵芝。古人认为灵芝是仙药,可以使人长生不老
靡:没有。
弱流:急流。
驶:快。
小人:这里指庸碌无为的人。
沙虫:水生动物,形如蠕虫,生活在泥沙中。
射工:古代一种善射的猎人。
鬼蜮(yù):传说中能迷惑人的怪物,比喻阴险狡诈的人。
雷雨:指风雨交加的景象。冥冥:昏暗貌。形容风雨大作,天色阴沉的景象。
噩眙:惊恐的样子。(眼睁得很大,目光不定)
【赏析】
前山有蒺藜,深榛啸鸱鵙。
褰裳不敢进,牵衣多枳棘。
烨烨五色芝,黄云绕其柢。
食之既不饥,寿命算靡极。
欲采隔重梁,弱流驶不测。
小人化沙虫,射工鸣鬼蜮。
雷雨天冥冥,噩眙徒自惕。
此诗描写诗人卧病期间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担忧。前六句写卧病时所见的景色及心情。首联以山石草木为喻,表现卧病者的心情,颔联借物抒情,表现卧病者的痛苦,颈联借灵芝表达对人生的看法,尾联借雷雨夜来暗喻自己的处境,并表现出对现实的愤慨不平。末二句写卧病时所闻之事,写小人得志、恶人当道的现实状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恐惧心理。诗人以幽静的夜景反衬出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