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孤帆纵所如,疾雷转电震游鱼。
愁边白雁三秋尽,天外黄花万里馀。
粤岭山川行处断,吴门烟树□中疏。
年年山鸟春归恨,浙水潮回送子胥。

《过皇恐滩二首·其二》是明朝彭孙贻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的释义、译文注释以及作品赏析: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一片孤帆纵所如
  • “一片孤帆”形容船只孤单,“纵所如”表达随意自在的态度。整个句子描绘了一幅孤独的帆船在广阔水域中自由航行的画面,充满了诗意。
  1. 疾雷转电震游鱼
  • “疾雷转电”形容天气变化迅速而剧烈,“震游鱼”则形象地描绘了雷电交加时水面上的波纹和水中游动的鱼群因惊扰而受到的影响。
  1. 愁边白雁三秋尽
  • “愁边”可能指远离家乡或心情忧愁的地方,“白雁三秋尽”则暗示着秋天即将结束,白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1. 天外黄花万里馀
  • “天外黄花”指的是从天空中远眺看到的黄色花朵,“万里馀”则强调了这些花朵的美丽及其给人带来的视觉享受,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

注释与赏析

  • 粤岭山川行处断:这里的“粤岭”指广东的山岭,“山川行处断”描述了行走在山脉中的艰难险阻,表达了旅途的艰辛。
  • 吴门烟树□中疏:这里的“吴门”可能是指苏州一带,“烟树□中疏”描绘了苏州园林中树木丛生的景致,体现了自然之美。
  • 年年山鸟春归恨:每年的春天,鸟儿都会回到山上,但这里的鸟儿似乎有些遗憾,可能是因为它们习惯了人类的生活,而人类的离去使得它们的家园也显得空荡。
  • 浙水潮回送子胥:这里的“浙水”指的是浙江的河流,“子胥”即伍子胥,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刺客,这里可能是用他的名字来象征某种精神的象征。

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 《过皇恐滩二首·其二》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它可能与作者的旅行经历有关。
  • 作者彭孙贻是明朝末年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变换和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