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恐滩高泻碧虚,深秋风雨过城初。
扁舟客子愁难度,故国先臣恨有馀。
望帝山中春老矣,彭咸江上夜何如。
南来亦抱零丁怨,江鲤迢迢莫寄书。

过皇恐滩二首 其一

皇恐滩高泻碧虚,深秋风雨过城初。

扁舟客子愁难度,故国先臣恨有馀。

望帝山中春老矣,彭咸江上夜何如。

南来亦抱零丁怨,江鲤迢迢莫寄书。

注释:

  • 皇恐滩:一个位于中国江西省境内的著名河流险段,因水流湍急而得名。
  • 高泻碧虚:形容瀑布水流高悬如泻玉般清澈透明。
  • 深秋风雨:指秋季的天气,常常伴随着风雨,增加了行船的难度。
  • 城初:指的是渡口或城市的起点。
  • 扁舟客子:指在水上漂泊的游子,这里的诗人自指。
  • 愁难度:形容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 故国先臣:指的是诗人的祖国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 望帝山中: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这里借指诗人心中的故乡。
  • 彭咸江上:彭咸是古代的一位贤者,江上可能是指江河之中,也可能是指江上的风浪。
  • 零丁怨:孤独凄凉的情感。
  • 江鲤迢迢莫寄书: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书信传递的距离遥远且艰难。

赏析:
这首诗以“过皇恐滩”为题,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经历风雨后,经过皇恐滩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的“高泻碧虚”、“深秋风雨”等词汇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秋天景色的画面,同时通过“扁舟客子愁难度”和“故国先臣恨有馀”,反映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与感慨。此外,“望帝山中春老矣,彭咸江上夜何如”这两句则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历史的沧桑,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深度。末尾的“南来亦抱零丁怨,江鲤迢迢莫寄书”,则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思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的抒发,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引人深思。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变化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