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丧乱见天心,一夜金戈散羽林。
万里长城无颇牧,九京遗烈笑徽钦。
何时白水锄新莽,莫使黄舆遂陆沉。
二十三臣箕尾畔,帝星黯黯带横参。
诗词鉴赏
诗句释义及译文
频年丧乱见天心,一夜金戈散羽林。
这句话表达的是,多年来的战乱已经显露了天意,一夜之间金戈挥舞,原本整齐的队伍四散。
万里长城无颇牧,九京遗烈笑徽钦。
这里提到的“颇牧”是指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霍去病,而“徽钦”则是指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逝去的哀悼,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在乱世中无法保持国家稳定的统治者。
何时白水锄新莽,莫使黄舆遂陆沉。
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铲除王莽的暴政,防止汉朝的灭亡。”白水”指汉高祖刘邦,而“黄舆”则是比喻汉王朝。
二十三臣箕尾畔,帝星黯黯带横参。
这句诗中的“帝星黯淡带横参”指的是东汉时期皇帝刘秀在位时,他的星象暗淡,象征他的命运多舛。这里的“二十三臣”可能暗指东汉末年的二十三位官员,他们的下场如同箕子之尾巴一样,象征着背叛与失败。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关切。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颇牧”“徽钦”,以及“帝星黯淡带横参”等,这些元素使得整首诗歌具有浓厚的历史色彩和深刻的寓意。通过对历史的描述和现实的反思,彭孙贻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使命感。
评析
这首诗是明朝彭孙贻的作品,其风格严谨、语言简练。诗中不仅描绘了历史的兴衰更迭,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国家命运的关注。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彭孙贻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彭孙贻以历史为镜,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这首诗的创作不仅仅是为了抒发情感,也是为了警醒后人,提醒人们关注国家未来的命运。通过这种形式,彭孙贻希望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彭孙贻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它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记录,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和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