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精黄独己堪锄,食橡编茆自结庐。
寂历众山成响答,箫条万籁入吹歔。
诗饥不敌三盂粟,烛短犹消一寸书。
海畔群鸥方迟我,烟波从此学为渔。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青精黄独己堪锄,
食橡编茆自结庐。
寂历众山成响答,
箫条万籁入吹歔。
注释:
- “青精” 和 “黄独” 都是植物名,这里可能指一种药草或者植物的果实。
- “锄” 指的是耕种。
- “食橡编茆” 指的是用橡子和茅草建造的简陋住所或小屋。
- “自结庐” 表示自己动手搭建住所。
- “寂历” 意为寂静、空旷。
- “响答” 形容回音响亮,可能是形容山林之间的呼应。
- “箫条” 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万籁” 指各种声音。
- “吹歔” 指风吹草动的声音,也形容草木被风摇动的声音。
译文:
独自耕作着青精和黄独,
用橡子和茅草搭建简陋的居所。
周围群山寂静回应着我的劳作,
风吹过草木发出阵阵声响。
赏析:
《书怀》是一首抒发诗人孤独生活与自然合一情怀的诗作。首句“青精黄独己堪锄”,表现了诗人对农事的执着和对自然的热爱。次句“食橡编茆自结庐”则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环境,通过“自结庐”展现了诗人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第三句“寂历众山成响答”,意味着诗人在这寂静的山林中劳作,仿佛能听到大自然对自己的回应。最后两句,“箫条万籁入吹歔”,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环境中的和谐与宁静,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愉悦。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