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茗船归鼎正红,敲扉人起屐声中。
无聊花鸟供搜句,如戏江山碎剪桐。
吟眺多愁憎竹杖,诗狂每悔忏莲宫。
佳辰零落添惆怅,野蝶空阶自飐风。

【注释】

上己:指农历四月的巳日,古代祭祀的日子。

采茗:采摘茶。

鼎:古代烹饪用的器物。

敲扉:敲击门扉。

屐声:鞋底踩在石头路上的声音。

无聊:无趣、不满足。

搜句:寻找诗句,指吟诗作赋。

如戏:像演戏一样。

江山:这里泛指大自然。

碎剪桐:用剪刀剪碎桐花。

吟眺(tiào)多愁憎:形容心情郁闷,忧愁。

竹杖:指手杖,也泛指文人所执之笔。

忏莲宫:忏悔自己的错误。

佳辰:美好的时光。

惆怅:忧愁、失意。

飐(zhǎn)风:风吹动树叶的样子。

【赏析】

《上已游山》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联写游山时所见景色及游人活动,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愤慨。全诗写得平易自然,而感情却非常深沉,反映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一种不满。

这首诗写于诗人黄庭坚任江西转运判官期间的一个游春之日。首联描绘了出游时的盛况,颔联写出了游人闲散无聊的情景,颈联写出了自己对这种闲情逸致的厌恶,尾联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失望以及对生活的无奈。

首联“上已知百旃”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即巳日。这个日子是古代祭祀的日子,因此人们会去郊外游玩。接着以“采茗船归鼎正红”来描绘出游时的盛况。这里的“采茗船”,即采茶船,是宋代盛行的水上交通工具,人们乘着采茶船游玩,非常热闹。而“鼎正红”,则是指炊煮的火炉里燃烧的木炭正红,象征着人们正在享受美食。这两句诗将出游时的气氛渲染得非常热烈、欢快,同时也暗示了出游的目的——赏花品茗。

第二联“敲扉人起屐声中”则是描写游人的闲散无聊情景。这里的“敲扉”指的是敲门,而“人起屐声中”则表明有人正在门前走动。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游人闲散、无所事事的状态,为接下来的抒情铺垫了情感背景。

第三联“无聊花鸟供搜句”则是诗人对游人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供搜句”意味着游人无事可做,只能通过吟诗作赋来消磨时光。而“如戏江山碎剪桐”则将这一情境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仿佛那些游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进行一场如同戏剧一般的吟诗作赋活动。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游人的无聊和空虚,还隐含了诗人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第四联“如戏江山碎剪桐”则是对前三联的总结与升华。这里的“如戏”指的是游人的行为就像演戏一样,而“碎剪桐”则暗指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剪刀,也象征着他们的才华和技艺。然而,这些才华和技艺在诗人看来只是虚妄而已,它们并不能真正地表达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真实感受和追求。

尾联“吟眺多愁憎竹杖,诗狂每悔忏莲宫。”则是诗人对自己心境的抒发。这里的“吟眺多愁”指的是诗人在游览时所感受到的忧愁情绪,而“竹杖”则是指诗人手中的竹杖,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而“忏莲宫”则是指诗人对于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感到后悔,就像是在忏悔自己的过错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出游时的场景、人物、动作以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闲散无聊的游子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