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吴绫。
一庭月色凄清。
映红阑、烟光淡薄,树梢月影微明。
丛竹雨、枝枝滴翠,疏桐露、叶叶珠倾。
水绕平坡,石依芳径,嫩苔偏傍履痕生。
却指点、苍阴深处一片彩云凝。
是谁把、嫦娥体态,图在丹青。
悄无言、临风独伫,丰标自是天成。
眉淡淡、乍舒新柳,眸炯炯、欲动微星。
林下芳风,闺中秀质,沉思几度费凝睛。
记曾共、谢庭咏絮,彩笔叶春英。
愁人是、徽容空对,莫诉闲情。

诗句释义

  • 深吴绫:指一种质地轻薄、色彩艳丽的丝织品。
  • 一庭月色凄清:形容夜晚庭院中月光明亮而略显冷清。
  • 映红阑、烟光淡薄,树梢月影微明:月亮的倒影在红色的栏杆上,周围环境显得朦胧而宁静。
  • 丛竹雨、枝枝滴翠:细雨打在竹子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 疏桐露、叶叶珠倾:露珠滑落到树枝上,犹如珍珠一般。
  • 水绕平坡,石依芳径,嫩苔偏傍履痕生:水环绕着平坦的小山坡,石头依偎在芳香的小径旁,嫩绿的苔藓覆盖着脚印。
  • 却指点、苍阴深处一片彩云凝:用手指指向苍茫的阴影深处,那里有一片彩云凝聚。
  • 是谁把、嫦娥体态,图在丹青:是谁将嫦娥的身姿画在了画卷上?
  • 悄无言、临风独伫:静静地站在风中,没有说话。
  • 丰标自是天成:天生的仪表非常出众。
  • 眉淡淡、乍舒新柳,眸炯炯、欲动微星:眉毛淡淡的,刚刚舒展出新柳般的样子,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要跃出星星的光芒。
  • 林下芳风,闺中秀质:在树林下吹过的清新之风,以及闺阁中的美女。
  • 沉思几度费凝睛:多次沉思,以至于凝视远方的眼神都变得疲惫。
  • 记曾共、谢庭咏絮,彩笔叶春英:记得曾经一起在谢家的庭园里咏唱着《咏絮》,用彩色的笔描绘春天的景色。
  • 愁人是、徽容空对,莫诉闲情:心中忧愁的人只能面对她那如玉的容颜空发感慨,不必诉说那些无聊的感情。

译文
深蓝色的吴地丝绸,照亮了一院的清辉;
月色映照着红阑,淡黄色的光影洒在树梢之上。
竹丛间滴落的雨声如同点点翠绿,疏朗的梧桐上挂满晶莹的露珠。
小溪绕行在平坦的斜坡,石子沿着芬芳的小道排列,嫩绿色的苔藓布满了踏过的足迹。
手指轻点,指向那苍茫幽暗之处一抹绚丽的彩云正在凝聚。
是谁把嫦娥的身姿描绘在了画卷之中,静默无语,独自站立在秋风中。
天生丽质令人赞叹不已,眼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在林荫之下感受着清新的空气,闺阁中的美女拥有绝代的风华。
多少次沉浸在思念之中,目光都变得呆滞无力,无法集中精神。
曾经在谢家庭院中一同歌唱《咏絮》,挥动着彩色的毛笔描绘春天的景象。
内心的忧愁让人无法言说,只有默默地面对她的容貌,无需再诉说任何无关痛痒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摹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个女子的美貌与气质,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她深沉的情感。首联以深吴绫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接下来,通过对月色、竹雨、疏桐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衬托出女子的气质与心境。颈联则以“彩云”一词作为象征,暗示女子如同仙子般的美丽与超凡脱俗。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孤独无助的状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气质,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