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岑抱圆虚,珠林陟云上。
径幽秋桂深,涧回夏泉响。
空庭一虎卧,落日数僧讲。
黄堂颇遑暇,朱幡辄时往。
洗耳闻梵音,观心息尘想。
自非政清净,讵能遂佳赏。
青原僧舍
瑶岑抱圆虚,珠林陟云上。
径幽秋桂深,涧回夏泉响。
空庭一虎卧,落日数僧讲。
黄堂颇遑暇,朱幡辄时往。
洗耳闻梵音,观心息尘想。
自非政清净,讵能遂佳赏。
注释:
青原僧舍:位于青原山的僧舍。
瑶岑抱圆虚,珠林陟云上:形容山峰如同被云雾缭绕一般,宛如珍珠般璀璨,站在山中抬头望去,可以看到云雾环绕的山顶如同圆月一般。
径幽秋桂深,涧回夏泉响:小路在秋天里显得幽静,桂花盛开,香气浓郁;山涧的水声在夏天里回荡,发出悦耳的声音。
空庭一虎卧,落日数僧讲:庭院中有一只老虎悠闲地躺着休息,夕阳西下时分,几位僧人在讲解佛经。
黄堂颇遑暇,朱幡辄时往:黄堂寺的建筑颇为宏伟壮观,但僧侣们并不因此而感到闲暇,而是经常前往寺庙进行参拜和学习。
洗耳闻梵音,观心息尘想:用耳朵听佛法教诲,用心体会修行的境界。
自非政清净,讵能遂佳赏:如果不是政治环境清明无暇,怎么能得到真正的欣赏和领悟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青原山的深深热爱和向往。首联“瑶岑抱圆虚,珠林陟云上”,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山峦比作圆润的月亮,将山间的树林比作闪烁的珠宝,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峰的美丽和神奇。颔联“径幽秋桂深,涧回夏泉响”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幽静和山涧的清凉,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颈联“空庭一虎卧,落日数僧讲”则通过描写虎在庭院中安静地躺着,以及夕阳下的僧人讲解佛经的景象,展现了寺院的宁静与祥和。尾联“黄堂颇遑暇,朱幡辄时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黄堂寺的向往和尊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佛教文化的重视和尊重。最后一句“自非政清净,讵能遂佳赏”则强调了只有在政治清明无暇的环境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欣赏和领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