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如簧,草痕似绣,尽情领略春工。
连山十里,一一绘芳容。
行到绿枫深处,歇尘骖、消受和风。
凉荫下,玉川第四,何异敝园中。
思量,及此便,意先言外,神逐飞蓬。
借轻飙习习,吹我归踪。
何日重过五岭,先快意拂面融融。
屈指算,瓜期欠满,或可伴云鸿。
【解析】
此为咏物词。“鸟语如簧”句,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诗意,以拟人手法写出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色。“草痕似绣”句,化用了《诗经·小雅·采薇》中“我行其野,芃芃其牧”的诗意,将春天的草地比作锦绣,以形象的语言描摹出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春色。“连山十里”三句,写东江渡口一带的美景。“行到绿枫深处”两句,写作者在绿枫树下停车休息、欣赏美景的情景。“凉荫下,玉川第四”一句,化用了陶渊明的诗句“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以泉水比喻清冷的树荫,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思量,及此便,意先言外”二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作者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次游览的无限留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借轻飙习习,吹我归踪”三句,化用《楚辞·九辩》中“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诗意,抒发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何日重过五岭”二句,化用曹操诗句“望梅止渴,非无下马谷;画饼充饥,常怀发家基”,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尾两句,“屈指算,瓜期欠满,或可伴云鸿”,是全词的收尾,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光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词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译文:
鸟儿啼叫如美妙的乐器,花草痕迹如同精美的刺绣。尽情领略春天的美丽。
连绵起伏的山峦延绵十里,一一道尽春天的芳容。
来到绿枫树深处休息,停下马来欣赏春风微拂。
在清凉树荫下,感受着凉爽,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
我不禁想起那片旧地,想到此情此景,我的心情难以表达,只能意在言先,寄托于飞蓬。
借助轻风习习,吹散我的归途。
什么时候能再次经过五岭山脉,快意地拂面融融?
屈指计算,距离下次回家的日子已经不太多了,或许可以陪伴云鸿一起飞走。
赏析:
此篇是一首咏物词。上片首二句化用《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诗意,以拟人手法写出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色。“草痕似绣”,“绣”字化用陶潜的诗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形容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春色。“连山十里”,描写了东江渡口一带的美景。“行到绿枫深处,歇尘骖、消受和风。”描写游人在绿枫树下停车休息、欣赏美景的情景。“凉荫下玉川第四”一句,化用了陶渊明的诗句“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以泉水比喻清冷的树荫,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思量”,即思考;“及此便”,即在此就;“意先言外”,即意思已经包含在言外;“神逐飞蓬”,即神思飞驰不定。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作者用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次游览的无限留恋之情,同时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以下四句,化用《楚辞·九辩》中“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诗意,抒发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何日重过五岭”二句,化用曹操诗句“望梅止渴,非无下马谷;画饼充饥,常怀发家基”,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尾两句,“屈指算,瓜期欠满,或可伴云鸿”,是全词的收尾,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全词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