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龄诵书史,即慕黄与羲。
谓由画象理,便可契希夷。
如何三叔世,法令日繁滋。
皇风久云歇,贞度亦已隳。
昔与子同舍,始识金科词。
虽则太平术,无乃德义亏。
勿喜轸余念,钦哉慎尔规。
衔章缉往宪,执狱噬前疑。
愿子崇明德,苍乳有遗讥。
【注释】
①弱龄:年少的时候。诵书史:读书、记事。②黄、羲: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这里以之比喻理想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③画象:即“图画”,指古代的宗教艺术和绘画。理:道理。④契:合。希夷:道家所说的至高无上的道。⑤三叔:指商末纣王的叔父比干、西伯(周文王)的叔父微子启等忠臣。世:当权的人。法令:政令法度。⑥皇风:指朝廷清明的政治风气。日繁滋:一天天增多、加重。⑦贞度:指正直高尚的德行。亦:也。隳:毁坏。⑧昔与子同舍:过去和你住在同一个房间。金科词:金科玉律、法律条文。⑨太平术:安定天下的良法。⑩德义亏:违背了道义。亏:缺。⑩钦哉:敬辞,表示恭敬的用语。慎尔规:谨慎地遵循你的规矩。⑩衔章:含着奏章。缉:搜捕。往宪:过去的法令。前疑:以前的错误或疑惑的地方。⑩崇明德:崇尚美德。苍乳:形容贤人辈出,犹如乳汁哺育万物那样。有遗讥:将会受到后人的批评。
【赏析】
这首诗为作者送别友人刘玄子时所写。诗人对刘玄子寄予厚望,希望他有美好的品德,并指出他的缺点,勉励他要谨慎行事。全诗语言简练,含蓄委婉,表达了作者对刘玄子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己治国理念的坚定信念。
第一首诗中,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年少时便立志追求理想政治制度和道徳规范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历史、了解文化传统,才能找到真正的道義,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首诗中,诗人回忆了自己与友人同窗共读的时光,感叹时光易逝,友情难续。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期望,希望他能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首诗中,诗人直言不讳地向朋友提出了自己的忠告,希望他能够珍惜时光,谨慎行事。他告诫朋友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得意忘形,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徳底线。
第四首诗中,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说明了自己对于国家治理的独特看法和做法。他认为,只有崇尚美德,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错误,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第五首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他提醒朋友,虽然现在社会风气日益败坏,但是只要有人坚持正确的道路和原则,就有可能扭转乾坤,重新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因此,他鼓励朋友要时刻保持警惕,坚守道徳底线。
诗人以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和担当。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