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老客何清真,自绕园屋栽苍筠。
年来无肉虽苦瘦,家有万玉谁言贫。
一竿护惜不忍剪,何以持钓横江鳞。
僮来扫叶自可喜,客至踏笋长遭嗔。
軥辀啼罢结远梦,碧云忽堕湘南春。
凉阴翛翛润琴砚,落翠冉冉沾衣巾。
诗成时向节下写,醉墨点破烟痕新。
风来清啸与相答,若听金奏怡我神。
知无颜色媚儿女,自古相爱惟幽人。
洛阳陌上花易过,歌钟竞赏劳车轮。
何如此君最耐久,岁晚结托同情亲。
乱声朝送帘外雨,疏影夜拂窗前尘。
我尝种此欲免俗,即今伐尽惟荆榛。
故园咫尺未能去,移家幸得为子邻。
往来傥许如二仲,敲门借看毋嫌频。

匡山老客何清真,自绕园屋栽苍筠。

匡山是庐山的别称,诗人以庐山为喻,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他自种苍竹,以表达自己远离世俗、亲近自然的情怀。

年来无肉虽苦瘦,家有万玉谁言贫。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生活的艰辛,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但他却拥有大量的美好事物,如万玉般珍贵。他以此表达了自己虽贫穷但内心富足的豁达心态。

一竿护惜不忍剪,何以持钓横江鳞。
诗人用“一竿护惜”来比喻他对竹子的珍爱,不忍心去修剪它。他用“持钓横江鳞”来形容自己的心态,表示自己像钓鱼一样,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僮来扫叶自可喜,客至踏笋长遭嗔。
诗人描述了两种不同的场景:一种是童子前来清扫树叶,让他感到高兴;另一种是客人到来时,他必须忍受踏过嫩笋的尴尬。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不同角色和经历的不同感受。

軥辀啼罢结远梦,碧云忽堕湘南春。
诗人用“軥辀啼罢结远梦”来形容自己的梦境,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而“碧云忽堕湘南春”则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凉阴翛翛润琴砚,落翠冉冉沾衣巾。
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凉爽的环境下弹奏琴曲的情景。他的琴声如同清凉的溪流一般流淌,琴声与自然景色相互交融,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觉。他的琴音仿佛能够沁入肌肤,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诗成时向节下写,醉墨点破烟痕新。
诗人将自己创作的诗歌写在节上,用醉墨书写。他的书法如同烟雾一般缭绕,墨迹点点,充满了灵动和美感。这种创作方式既表达了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也展示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风来清啸与相答,若听金奏怡我神。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的感悟和理解。他认为风的声音就像是在演奏一曲美妙的乐曲,让人心旷神怡。他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得到净化和提升,如同在音乐的陪伴下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

知无颜色媚儿女,自古相爱惟幽人。
诗人认为真正的爱情应该超越世俗的诱惑和束缚,追求内心的纯净和真挚。这种爱情只有那些追求内心自由的人才能拥有,他们不会被外界的物质所迷惑,而是选择与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

洛阳陌上花易过,歌钟竞赏劳车轮。
诗人通过对比洛阳街头的花与歌钟的繁华景象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感慨。他认为这些繁华景象虽然美丽动人,但却容易让人迷失自我,忘记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何如此君最耐久,岁晚结托同情亲。
诗人在诗中赞扬了这位朋友的品质和性格。他认为这位朋友的性格坚韧不拔,能够经受住岁月的考验,成为彼此生命中的重要支持。他们的友谊就像一棵树,根植于深厚的土壤之中,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乱声朝送帘外雨,疏影夜拂窗前尘。
诗人描述了清晨时分窗外的雨声和夜色中的月光给窗户带来的光影变化。这些自然景观的变化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使他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安宁和放松。

我尝种此欲免俗,即今伐尽惟荆榛。
诗人回顾了过去种树的初衷和现在的境遇。他曾希望通过种植树木来避免世俗的喧嚣和纷扰,然而现在却只剩下一片荒芜的荆榛之地。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故园咫尺未能去,移家幸得为子邻。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尽管距离很近,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回去探望亲人和朋友。然而幸运的是,他现在搬到了附近居住,有机会经常与亲人和朋友相聚。这种团聚使得诗人倍感珍惜和感激。

往来傥许如二仲,敲门借看毋嫌频。
诗人期待能够再次回到故乡,与亲人和朋友团聚。他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允许,以便频繁地来访。他表达了对这种团聚时光的渴望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