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借春风一解颜,春来正在舳舻间。
严持酒戒偏能饭,稍放书程亦自闲。
心里有天堪白日,眼中何地不青山。
千周未了参同契,一炷清香坐夜阑。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思想感情的把握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考核要求,如本题考核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然后根据理解分析诗歌的内容,最后再进行赏析。
“立春后”: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结束,春季到来。“淮安夜坐书怀”:写立春之后,作者来到淮安,夜坐读书时的情怀。“欲借”:想要借助……“一解颜”,解除愁闷。“春来正在舳舻间”,春天来了,正赶上停泊在长江上的船只。“严持酒戒偏能饭”,“严持”:严格遵守。“偏能”:反而能够。意思是说作者虽然饮酒成癖,但仍然能够克制自己,不饮酒。“稍放书程亦自闲”:稍稍放松了读书计划,也觉得很安逸。“心里有天堪白日”,“心里”:这里指胸怀。“堪”:可以。“白日”:白天。“心里有天堪白日”,指作者胸怀广阔,心胸坦荡。“眼中何地不青山”,眼中:目光所及之处。“何地不青山”:哪里没有青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眼中到处都是青山,我的内心也是一片澄明,没有任何杂念。“千周未了参同契”:千回百转没有完成《参同契》。“千周”:多次循环,多次重复。“参同契”:《参同契》是魏伯阳编著的一部炼丹著作,书中记载了古代的炼丹术。《参同契》是一部道教经典著作。“一炷清香坐夜阑”:一炷清香:点燃了一炷香。夜阑:深夜。“坐夜阑”:在深夜中坐着。“一炷清香坐夜阑”,点明全篇主旨。“一炷清香”是说作者以燃香为伴,静坐于夜晚之中,而“坐夜阑”则是点明全篇主旨。
【答案】
这首诗写诗人立春后到淮安,夜坐读书时的情怀。前四句描写诗人立春后来到淮安,夜坐读书时的情景;中间六句描写诗人在夜坐期间的心情变化和感受;最后四句写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高远的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