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风雨送残秋,况复凄凉感别愁。
粉署仙郎吟判袂,玉堂诗史解行舟。
烟村夜火明沙岸,江郭晨钟起郡楼。
不尽离情付流水,随君直到凤池头。
【注释】
①林公致雍:林甫,名致雍,唐代人。翰林典籍:官职名。唐宋时为皇帝掌管文书、典籍、史籍的官员。②黄约仲:黄庭坚,字鲁直。③萧萧风雨送残秋:萧萧,形容秋风的声音。④况复凄凉感别愁:何况是因离别而感到的凄凉。⑤吟判袂:指官员在官署内作诗以抒发离情。⑥玉堂诗史解行舟:诗人在玉堂任职,被人们称为诗史。行舟,泛指仕途上的行动。⑦烟村夜火明沙岸:夜晚烟雾缭绕的村庄里燃起的灯火照亮了沙滩。⑧江郭晨钟起郡楼:早晨从江边传来了报时的钟声,响起在郡楼之上。⑨不尽离情付流水:无法尽述的离别之情就像流水一样永无尽期。⑩凤池头:凤凰池,指翰林院,古代官署名。这里指翰林院的门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送朋友赴任途中所作,全篇洋溢着一种凄清哀婉的惜别之情。
首联“萧萧风雨送残秋,况复凄凉感别愁。”写诗人在分别之际所见到的情景和内心感受。“萧萧”二字,渲染出秋日风雨萧瑟的氛围,与前句相映衬,使气氛更加悲凉凄苦;又写出了秋天的景色,烘托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况复”二字,点出此时诗人正怀着一种难以排遣的别离之痛。“感别愁”三字,概括了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第二联“粉署仙郎吟判袂,玉堂诗史解行舟。”诗人描绘的是友人即将离去时的景象。“粉署”是美称,形容文职官署华丽而美丽,“吟判袂”指诗人在官署内吟咏诗文以抒发离情。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告别时的情景,表现诗人的不舍之情。
第三联“烟村夜火明沙岸,江郭晨钟起郡楼。”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诗人看到,远处的村庄中,夜幕下的灯火犹如繁星般闪烁,照亮了沙滩。而清晨时分,江边的钟声悠扬地传遍整个城市,唤醒了人们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所见到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美好祝愿。
尾联“不尽离情付流水,随君直到凤池头。”诗人以水象征离别之情,希望这份离情能够随着流水流向远方的朋友,直到最后消失在他的视野之外。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愿意陪伴着友人一起走向未来的决心。这两句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真挚感情和对离别的无奈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