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风荡漾起浮沤,消尽渔翁闲眺。
晴沙清浅无尘,搅碎空明嫌小棹。
行人坐如天上,云影轻移劲荇藻。
溶溶睡得鸳鸯稳,拨剌又惊鱼跳。
低飞—燕子初来到。
怪他剪破水纹,顿减却、碧潭清耀。
有时风定波澄,群山远映,看几点、黛螺都倒。
此际江娥濯锦,玉颜清丽,宛在镜中照。
挂松枝:在松树上挂上松枝。
咏春水:咏唱春天的河水。
和涂长简:即《和涂歌》。
壬午:指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
浮沤:水中的泡沫。
晴沙清浅无尘,搅碎空明嫌小棹:晴天的沙滩清澈而平坦,没有人来打搅它,显得非常干净。但是小桨轻轻一划,却搅起了水面上的泡沫,使得清澈的水面变得有些模糊了。
溶溶睡得鸳鸯稳,拨剌又惊鱼跳:水面上漂浮着一对鸳鸯,它们睡得安稳,好像已经融入了这宁静的水世界。忽然间,一阵风拂过,打破了这平静的画面,鱼儿们被惊醒后四处乱跳。
低飞—燕子初来到:低飞的燕子刚刚来到这里。
怪他剪破水纹,顿减却、碧潭清耀:燕子的翅膀似乎在水面上划过了一道道痕迹,使原本清澈的水面变得有些浑浊。
有时风定波澄,群山远映,看几点、黛螺都倒:有时候风平浪静的时候,可以看到远方的群山倒影在水中,那几抹山峰就像墨绿色的螺壳。
此际江娥濯锦,玉颜清丽,宛在镜中照:这个时候,江中的女神在洗涤着自己的衣裳,她的脸庞如同白玉一样清丽,仿佛就在眼前一般。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词,通过对山水、花鸟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全词以咏景为主,通过对山水、花鸟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首句“挂松枝 咏春水,和涂长简”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咏唱春天的河水。接着“花风荡漾起浮沤,消尽渔翁闲眺。”描绘了一幅花风荡漾,水面泛起泡沫的画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然后“晴沙清浅无尘,搅碎空明嫌小棹。”描绘了晴天沙滩上无人打扰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的句子“行人坐如天上,云影轻移劲荇藻。”则转向了对人的描述。诗人想象自己坐在船上,与云影一起飘动,与荇藻共舞,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最后几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进一步描写。“溶溶睡得鸳鸯稳,拨剌又惊鱼跳。”描绘了鸳鸯在水中安稳睡觉的情景,然后又被一阵风吹起,鱼儿们被惊醒后四处乱跳。“低飞—燕子初来到。怪他剪破水纹,顿减却、碧潭清耀。”燕子低飞而来,给这宁静的湖面带来了一些生气。同时,燕子的飞行也给水面留下了一道道痕迹,使原本清澈的水面变得有些浑浊。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