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小艇,恁难堪、又送长途孤客。
九月寒江铺落叶,不碍去帆轻疾。
望眼穷云,离情傍路,每怪青山隔。
河冰沙草,后时何处相忆。
此去途路凄清,旅情谁解,惟有关山月。
北望京华千里外,书剑随君朝夕。
折柳伤情,看花得意,愁喜还交集。
马蹄初到,凤城闲踏春色。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西风小艇,恁难堪、又送长途孤客。
- 西风:秋季的代表,象征着凉爽和变化。
- 小艇:小船,通常用于水上交通,此处指代作者所乘之舟。
- 不堪:无法承受或忍受,此处形容作者对送别情景的难以承受之情。
- 长途孤客:独自行走在长途旅途上的客人,强调了离别的孤单与遥远。
【次句】九月寒江铺落叶,不碍去帆轻疾。
- 九月:指出时节,秋天。
- 寒江:冷清的江水,反映了天气的寒冷。
- 铺落叶:江面上的落叶被风吹起,形成一层层的波浪。
- 不碍:没有妨碍之意。
- 去帆:即将启航的船帆。
- 轻疾:快速而轻盈地航行。
【第三句】望眼穷云,离情傍路,每怪青山隔。
- 望眼:远望的眼神,表达了深深的思念。
- 穷云:云彩无边无际,比喻思乡之情深远。
- 离情:离别的情感。
- 傍路:沿着小路行进,暗示着离别的道路。
- 每怪:常常觉得奇怪的意思,表示对分离的无奈和感慨。
【第四句】河冰沙草,后时何处相忆。
- 河冰:河面上结冰的景象,暗喻时间的流逝。
- 沙草:岸边的沙子和草丛,是旅人可能停留的地方。
- 后时:未来的日子,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相忆:相互思念。
【第五句】此去途路凄清,旅情谁解,惟有关山月。
- 此去:此行将要离开的地点。
- 途路:旅途的道路。
- 凄清:凄凉寂寞,这里用来描述旅途的孤单和悲凉。
- 旅情:旅途中的心情或心情的变化。
- 惟有关山月:只有关山的月亮能够理解这种情感。关山,位于陕西省西部,以其险峻著称,常被用作边塞的象征。
【第六句】北望京华千里外,书剑随君朝夕。
- 北望:向北望去,指代对远方的怀念。
- 京华:京城繁华之地,常用来象征繁华的城市生活。
- 书剑:书籍和剑,古代文人常用以自勉,此处暗示作者的文化修养和抱负。
- 朝夕:早晚,强调日夜相伴。
【第七句】折柳伤情,看花得意,愁喜还交集。
- 折柳:古代的一种习俗,用柳条制作成各种形状,常用于送别。
- 伤情:表达悲伤的情感。
- 看花:欣赏花朵的美丽,常与愉悦的心情联系在一起。
- 愁喜交集:同时感到忧愁和喜悦,这种复杂的情感体现了离别的不舍和重逢的喜悦。
【尾句】马蹄初到,凤城闲踏春色。
- 马蹄初到:马儿刚踏上新地方,意味着新的开始或者旅程的起点。
- 凤城:凤凰城的简称,通常指代一个繁荣而美丽的城市。
- 闲踏春色:悠闲地漫步在春天的景致之中,享受着季节的美好。春色,指的是春天的景色,如花、绿树等。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从秋风中的小船出发,到秋天的江水和落叶,再到冰封的河水和沙草,每一步都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旅途的担忧。诗中的“关山月”和“春风杨柳”则巧妙地将边塞的孤独与春天的生机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最后一句“马蹄初到”,不仅预示着旅程的开始,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深深哀愁和对未来相聚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