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蛩最苦。
费多少哀音,舆秋同暮。
愁客孤听,乱泪滴残枕雨。
新寒到、被轻难避,几年秋、残更羁旅。
昔长贫耳,今将老矣,万愤谁诉。
月高人与浮萍住。
对岸柳、一航烟雾。
夜警芜城又是,谁家戍鼓。
河山百战多荒垒,幸偏隅、民物如故。
丽谯吹晚,角声悲壮,边关何处。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诗句释义:
- 凉蛩最苦。
蟋蟀发出的声音让人感到痛苦。
- 费多少哀音,舆秋同暮。
花费了多少悲哀的声音,和秋天一起度过夜晚。
- 愁客孤听,乱泪滴残枕雨。
忧愁的旅人和孤独的心情一起倾听,泪水滴落在床上。
- 新寒到、被轻难避,几年秋、残更羁旅。
新寒降临,被子又薄又轻,难以御寒,几年来一直过着艰苦的生活,在旅途中漂泊。
- 昔长贫耳,今将老矣,万愤谁诉。
过去贫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要衰老了,所有的愤怒无处可诉。
- 月高人与浮萍住。
月亮照耀下的高楼就像漂浮的浮萍一样。
- 对岸柳、一航烟雾。
对面河岸的柳树和一片烟雾。
- 夜警芜城又是,谁家戍鼓。
夜深了,又是警报,是谁家的战鼓声?
- 河山百战多荒垒,幸偏隅、民物如故。
国家的山河经过百战多处荒芜的营寨,幸好只有这个角落的人民和万物仍然保持原样。
- 丽谯吹晚,角声悲壮,边关何处。
傍晚时分,谯楼传来凄凉的角声,边关在哪里呢?
译文:
在壬午年(1192年)秋日里,我独自在城市的夜里泊船停宿。蟋蟀发出的凄切叫声让我心绪难平,它们仿佛也在与我一同经历着秋天的黄昏。深夜里,我独自一人听着蟋蟀的悲鸣,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孤独。新近感受到寒气的到来,被子又薄又轻,难以御寒,几年来一直过着艰苦的生活,在旅途中漂泊。过去的贫困日子早已成为过去,现在我即将步入老年,所有的愤怒都无法向谁诉说。月光下高楼的影子如同漂浮的浮萍一样。对面河岸的柳树和一片烟雾笼罩的景色映入眼帘。深夜,又是警报声响起,这是谁家的战鼓声?国家的山河经过百战多处荒芜的营寨,幸好只有这个角落的人民和万物仍然保持原样。傍晚时分,谯楼传来凄凉的角声,边关在哪里呢?
赏析:
这首词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从“凉蛩最苦”到“夜警芜城又是”,他描述了自己在城市里过夜时的情景,感受到了秋天的寒冷以及夜晚的寂静。这种孤独感让他更加思念故乡和朋友,同时也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忧虑。他的心境在“谁家戍鼓”中得到了体现,这不仅仅是对战争的描写,更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最后一句“边关何处”则表达了他对战争和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关注,也有对国家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