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忧何地好,惟有摄山岑。
渺渺衣带水,一苇快登临。
山僧虚石塔,高士弹素琴。
泉飞古松颠,钟落寒涧深。
自然闻见黜,亦使须眉森。
隔江聊怅望,恍惚迦陵音。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其三”,这是一道考查诗歌内容和情感的题目。解答时,先指出诗的写作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中,诗人以摄山的岑岭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意境高远。

【答案】

译文:

埋忧何地好?唯有摄山岑。

渺渺衣带水,一苇快登临。

山僧虚石塔,高士弹素琴。

泉飞古松颠,钟落寒涧深。

自然闻见黜,亦使须眉森。

隔江聊怅望,恍惚迦陵音。

注释:“埋忧”指隐逸山林、隐居不仕之意。“岑”是山崖的意思。“渺渺”形容水波浩荡的样子。“一苇”指一叶小舟。“虚石塔”即空灵之塔。“高士”指高雅人士或隐士。“泉飞古松颠”指泉声在古松之上回旋飘荡。“钟落寒涧深”指钟声在幽深的涧谷之中回响。“迦陵”是地名。“惘”意为怅然若失。

赏析:

本诗写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思念。前三句点明地点和季节,后三句描写景物,表达对家乡山水的喜爱之情。全篇语言朴实,意境清丽,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